第293页

儿何曾说过必须要住进内院?何曾说过必须要浪费家中财力供奉我?儿只是另有主张,但这王管事却一心在父亲面前污蔑我!”

“你有什么主张?”

方应物解释道:“儿刚才去了西边隔壁范大人家,他痛痛快快地把宅子卖给咱们了,作价五百两。

回头将墙壁打通了,新建一座内门,这样在那边住时仍是一家,又不影响到父亲这边,可谓是两全其美。”

方清之愕然,一下午不在家,就让儿子折腾出这么大动作,自家这儿子真是不折腾不舒服么?下意识问道:“范大人怎么会如此轻易地便将宅院售卖给你?”

方应物很轻描淡写地说:“一是因为刘阁老有亲笔书信一封,恳请范大人卖个人情,这个面子没几个人能扛得住罢;

其次,那宅子行情也就值个二三百两,儿出五百两高价,并不让范大人吃亏,净赚一倍的事情当然他乐意之极。”

方清之再一次惊愕,“刘阁老?刘博野公么?你怎么会有刘相国的书信?”所谓刘博野,就是刘棉花刘吉了。

方应物还是很轻描淡写,“午后儿去了刘府,正好刘公在家,于是便开口讨这个人情,刘公欣然应之。”

关于刘棉花的习惯,方应物很知道,这位阁老与自己老爹可不一样,到了午时就怠政翘班回家。

到了刘棉花那个地位,朝廷什么规定都是一纸空文,谁还能因为这点小事管他?所以午后去刘府,十有八九能见到阁老本人。

方清之相当不可思议,自己这儿子竟然为这点不上台面的家常琐事跑到宰相府求人情,这是缺心眼么?人家与你很熟么?人家是你亲戚么?

更叫方编修无法理解的是,堂堂宰相大学士的人情何其珍贵,竟然为了买宅子这种小破事情,降尊纡贵地给自家儿子写条子讨人情……只怕隔壁那范大人看到书信,肯定也要吓得一跳三尺罢。

看着儿子“一切尽在掌握就不告诉你”的悠哉模样,方清之作为父亲颇感不爽,拍案道:“不要说鬼话!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方应物仿佛说起绕口令:“俗话说,你怎么对别人,别人也就怎么对你。儿子对刘公不见外,于是刘公对儿也不见外,结果就是大家互相都不见外哈哈哈……”

方应物这几句的深意,方清之是听不明白的,大概只有方应物和刘阁老两个当事人心照不宣的明白。

其实道理说破了很简单,方应物现在的住处不只是他自己的住处,还有可能是将来刘阁老爱女的住处,刘阁老能不帮忙么?难道想让自家贵女将来学薛宝钗住寒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