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代善没有话,可能是考虑到出征有些不妥,但也想不到反驳的理由,索性不发言。皇太极很了解自己的这个二哥。
皇太极没有表态。
众人散了之后,多尔衮和阿济格留下来了,两人见到皇太极没有表态,很想再次进言。
皇太极明白两人的意思。
“十二弟,十四弟,你们都不要了,朕知道你们的意思,事关重大,还是让朕考虑一年,你们先退下吧。”
范文程进来之后,正准备行礼,皇太极开口了。
“文程,这不是在大殿之上,你不必多礼,朕过多次了,私下的场合,不必那么拘谨,你是朕的肱骨之臣,接受这些礼遇是应该的,朕不是北京城里的那个崇祯,不需要那么多的三拜九叩。”
皇太极出来这些话,表面上是抚慰范文程,但长期在皇太极身边的范文程却是明白的,皇太极心里想着事情,否则不会这么多。
“皇上,奴才在大殿之上的时候,一直都没有发言,其实奴才是有话的。”
“朕知道你有话,朕很矛盾啊,大军早就准备好了,可眼下的局势,实在有些复杂。”
“皇上,奴才想到这些了,大军准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若是没有行动,恐怕会引发一些埋怨的,不过奴才还是要,大军出征,需要谨慎。”
“这是必须的,文程,将你的想法全部都出来吧。”
“皇上需要一统四海,我大清国日渐强盛,虽大明朝有恢复的迹象,但凭着一个苏天成,难以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奴才以为,暂时避其锋芒,静观其变,是最好的选择,大明朝有一些不好的习惯,特别是功高震主这一点,是任何人都难以避免的,苏天成带领的江宁营,立下太多的功劳了,奴才以为,迟早是会引起大明皇帝疑心的,大明出现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了。”
“嗯,你的有些道理,不过朕看,这个苏天成很是年轻啊,不到三十岁,若是朕老是这样等下,恐怕不妥。”
“奴才以为,还是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一方面我大清厉兵秣马,埋头建设,另外一个方面,想办法离间苏天成和明朝皇帝之间的关系,奴才前段时间专门研究过,苏天成喜欢做一些变革,这些变革牵涉到了很多权贵的利益,可以大明的权贵,对苏天成是有着很大意见的,奴才以为可以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水滴石穿。”
“这件事情,还是你做,朕还是那句话,不要怕花钱,钱可以挣,只要能够动摇苏天成的地位,就是花光了我大清的银子,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