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页

“张大人,其实这样的过程,不算什么稀奇的,一直以来,我觉得,每个人若是都能够有着一颗谨慎的心,时刻自我反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是君子,就是大丈夫。”

“感谢大人的教诲,这邪,都是金玉良言啊。”

“张大人,你不用如此的谨慎,日后,你处理政务的时候还很多,若总是这样的姿态,未免被他人看轻啊。”

张溥笑了笑。

“在大人的面前,下官不会说谎,也就是在大人的面前,下官才是这样的表现。”

“哈哈,爽,这才是我熟悉的张溥啊。”

很快,张溥说到了自己的担心。

“大人,朝廷大军此次遭遇重创,下官有些担心啊,孙大人毕竟年纪大了,主政剿灭流寇的事宜,不是很熟悉,不知道身体是否能够承受啊,河南府位置特殊,紧邻山西陕西,不可能置身事外的,何况江宁营战功卓著,恐怕很要承担重任了。”

“你说的有道理,朝廷大军近遭遇重创,正是士气低迷的时候,这样的时候,必须要有德高望重的大臣来主政,这样才有可能最大限度的稳住局面,想必皇上也是看到了这一点的,孙大人做事谨慎,谋划老道,应该没有问题的,至于说熟悉的事情,包括年龄的问题,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孙大人曾经主政辽东事宜,对征战事宜,非常在行,倒是江宁营,这些日子,我也考虑过了,恐怕是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屋里有辛默了,苏天成和张溥想到的,是同一个方面,河南府正在发展的起步阶段,不能够有丝毫的闪失,这样的时刻,若是调离了江宁营,必然会产生一些影响的,最好的办法,孙承宗上任之后,采取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急于进攻流寇,首先遏制流寇的气焰,这样就能够腾出来一些时间,让江宁营做好方方面面的准备了。

第三百九十四章 孙承宗的计划

秋收结束之后,河南府出现了欢腾的气氛,今年的情况很是不错,强于以往好多年,按说农民不会为吃饭的问题,过于操心了。

市场情况也是很不错的,物价稳定下来了,这主要还是宋思军、万成贵等商贾的功劳,他们有着强大的实力,在垄断市场的同时,完全按照府衙的要求营业。

苏天成没有沉浸在喜悦之中,其实河南府还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就是田租的问题,属于府衙和县衙所有的官田,租费一律按照收成的20%上缴,这里面包含了田赋,这是完全统一的,已经落实下去了,属于农民所有的土地,按照规定的田赋上缴。

问题在于士绅富户的耕地,他们的田赋成为了最大的问题,有些自耕农,为了能够躲避不多的田赋,挂靠到士绅富户家里,自愿成为租户,目的就是为了免除田赋。

因为这样的情况存在,自耕农的负担明显上升,田赋是固定的,府衙和县衙的官吏,按照固定的田赋,征收赋税,自耕农明显就要吃亏了,要承担全部的田赋,这肯定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