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收到苏天成的密折之后,看了好几遍,他还是有些犹豫的。
孙承宗的年纪太大了,七十岁的老人了,如此的颠簸,是不是可行,再说了。朝廷里面的氛围,非同一般,武大臣都叫嚷着,一定要给流寇颜色看看。
可惜,这样的情形,面对后金满洲八旗和蒙八旗侵扰的时候,没有谁叫嚷。
朱由检想到最多的,还是苏天成说到的双管齐下,内心里面,他是赞成这样的建议的。当初加征辽饷,他就感觉到不行,这样加重农民的负担,可能促成多的农民造反的。
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有些事情是必须立刻就做的。不管是朝廷内部,还是市井之中,很多的事情,认识都是高度统一,他虽然是皇上,有着至高上的权威,但也不敢违背这样的一股洪流。
思考再三之后,朱由检采纳了一条建议,那就是任命孙承宗挂兵部尚书衔,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
孙承宗的任务很重,必须将流寇堵在陕西和山西一带,不能够向其他的地方流窜了,至于说采取什么策略,那是孙承宗考虑的事情了。
这道圣旨,朱由检甚至没有征求内阁的意见。
奇怪的是,孙承宗总督五省军务、负责剿灭流寇的圣旨,竟然没有遭遇到非议,朝堂上下,很是平静。
江宁县,中兴学社,静思堂。
奉召进京的孙承宗,已经得知了朝廷的决定,这么大的事情,法隐瞒。
刘宗周和鹿善继也在做着准备,要到河南府去了,得知孙承宗出任兵部尚书,总督五省军务,全面负责剿灭流寇的事宜,大家都来表示祝贺。
孙承宗慢慢开口了,神情很是严肃。
“感谢诸位的恭贺,老夫一大把年纪了,想不到也要披挂上阵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老夫深感责任重大啊,不瞒诸位,得到了这个消息,老夫一夜未眠,老夫想到了苏大人,不知道为什么,老夫感觉到,这次一定是苏大人想朝廷举荐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老夫应该是勘破一切的时候了,荣华富贵于我真如过眼云烟了,可老夫依旧放不下,当初苏大人到保定府,老夫没有犹豫,来到了江宁县,眼看着中兴学社一日日兴旺起来,老夫倍感欣慰,总算是做了一些有用的事情了。”
“想了一夜,老夫总算是明白苏大人的心思了,这创办学社的时候,还是要大儒来办,刘大人,黄大人,老夫想,苏大人的意,是请你们两人撑起中兴学社的,老夫和善继,还是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