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香囊,她若未记错,他后来还日日带着,竟也不怕臣属笑话……这人,总是这般以假乱真,教她看不清他到底何意。
如此想着,她竟莫名生出两份羞涩,连面颊也稍红了。
邓婉对她这模样瞧得透彻,遂轻笑:“阿姝,你与大王处得如何?”
阿姝此番给兄长来信,并未提及信都许多事宜,只稍言明自己得刘徇应允,可回邯郸常驻,请其前去迎接,是以赵祐与邓婉皆不知内情。
倏然提起刘徇,她仿佛被人戳中了心思,双颊愈粉,可心中百转千回,竟是想起离别前,他在马车中同自己说过的话,一时困惑不已。
她左思右想,以为阿嫂当与阿兄不同,同为女子,应更能体察她的处境,遂将此事告之,问道:“阿嫂,他那样说,难道是对我的回答十分不满意,抑或是对我仍不放心,才要将我接回去?”
邓婉微怔了怔,随即意味深长的笑了,伸手揉揉阿姝仍泛着粉霞的面颊,促狭道:“他那样问你,自然是盼你能日日挂念。若此刻出征的是你阿兄,饶是你我皆信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难道你便不会牵挂于他?”
阿姝细细想了半晌,方懵懂点头,似乎的确是这样,待格外在乎的至亲之人,的确该时时挂念。
可刘徇算她哪门子的至亲?二人婚姻都属被迫,更遑论,不论是他自己,还是刘昭、樊夫人等,都未将她视做一家人。
大约只是身为男子,不论夫妻情分如何,总想要妻子时时顺从,一心只在他身上的心思作祟吧。前世,耿允待她亦是如此,虽只将她视作玩物,却从不容许有旁的念头。
她心有不满,遂絮絮的同邓婉说起这些时日来,在信宫中的诸多遭遇。
邓婉此刻方知她婚后竟过得这般战战兢兢,一时心疼,方才的那点促狭早已烟消云散,只肃然道:“阿姝,我与你阿兄都是一个意思,这桩婚事,你若觉委屈,便是断了,也无妨。”
阿姝惊了一跳,赶紧摇头道:“不不,阿嫂,我未想那么多,如今得回来,也十分不错。”
想方设法回邯郸已是她的极限,若再要主动与刘徇和离,她实在是不敢。那样一个会记仇的人,绝不能轻易惹怒。
邓婉还待再说,赵祐却已归来,满面笑意的行至她身侧,一面替她揉捏肩背,一面问:“你两个倒是惬意,都说些什么呢?”
邓婉原想将方才之事说与他听,接到阿姝哀求的眼神,顿了顿,只得作罢,摆手道:“不过闲谈罢了。倒是你,同驿丞说了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