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话,恭亲王脸上很快露出了厌恶神色。
康雪烛,那个自己一手栽培起来,却又毫不犹豫出卖了自己,正在太后面前得宠的康雪烛!
康雪烛却好像全然不知一般,说道:
“恭亲王,在这京城里要想做些事情真的很难,开办洋学堂在那些人看来,是断然不可以行的。
我记得有个叫容闳的人,曾经来过京师,提出选派幼童,赴美留学,当时就在朝廷里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大臣公然叫嚣要抓捕容闳。其实现在想想,容闳当时的心情和王爷那是一样的!”
恭亲王脸上的厌恶多少消失了一些,是啊,在堂堂的京师之中,为什么要做一件事情会如此的艰难呢?
“王爷,我知道你心里对我有气,等到将来反贼退了,要杀要剐雪烛决不皱一下眉头,可是眼下有件大事,却非恳请王爷做了不可。”康雪烛一边说着,一边把恭亲王请到一边:
“王爷,说句心里话,贼军势不可挡,守住京师必然是一番血战,康雪烛已经决意和京师共存亡,死战到最后一刻。可是万一城破了该怎么办?
雪烛想了很久,其实大清的希望不在你我,而在,而在咱们的下一代,那些孩子,才是重振大清的希望。
所以雪烛恳请王爷,挑选聪颖子弟,一部送到国外学习,一部送往关外,这样即便咱们死了,大清也一定有重整山河的那一天……”
恭亲王在那想了一会,忽然问道:“康雪烛,你究竟是个忠臣还是个奸佞小人?”
“康雪烛是大清的忠臣,为了大清不怕做一个奸佞小人!”康雪烛一些也不隐瞒,微微笑了一下说道:“其实,雪烛和恭亲王都是为了大清!”
“去好好做你的事吧,你说的那些我会考虑的。”恭亲王深深叹息了一声,然后有些步履蹒跚地离开了这里。
老了,才三十来岁的恭亲王就已经显得老了,这就和这个诺大的大清王朝一样,老了,年华逝去,再也追不回来了。
一八五八年,大清王朝在风雨之中摇摇欲坠。
这年,让所有的满人刻骨难忘;这年,让所有的汉人扬眉吐气;统治了汉人近二百年的异族应该滚回他们自己的地方去了,这里的江山是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