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页

张震找人了解了一下各个钱庄的规矩习惯,这才知道,原来这钱庄之中的讲究着实之多,甚至到了苛刻的地步。

比如有的钱庄就规定:手下派驻外地的时间,一般是三年。这些人去外地之前,所携带地所有的衣物,都要在钱庄总柜一一登记;三年之后回来时。还要逐一核对。

三年期满。从外地回来时,还不能直接回家,必须先回总柜。凡是在外地买的东西,即使是家里用的,也要先寄到总柜,交由总柜验过货之后,才能给家里,以免生疑。这是防止手下和家里商量“小算盘”,损公肥私。此外,所有的钱庄伙计以及各级雇佣者,一律不准给总柜写信,如果是公事。必须由指定的写信者写给指定的人。

如果是私事,也只能写开口信,不能写封口信。这是防止地方诸侯和“朝中大员”拉帮结派,干出让上面不高兴的事。

而除了严格的掌控之外,这些钱庄们还设有鼓励机制。钱庄经营的各个行当之中,等级十分森严。有七成以上地是小喽罗,这些人在学徒期间,只管饭,不给钱;学徒期满后。一年的工钱是几两、一二十两。起得比鸡早,干得比牛累,睡得比狗晚,赚的只是零头中的零头。而除了小喽罗以外,还有三成左右属于拿丰厚薪饷的高级管理人才。

有的大些的钱庄,从伙计到拥有经营权的大掌柜之间,存在三十六个等级,一个聪明勤奋的学徒,从学徒开始熬,一步步爬过这三十六级台阶,即使每年升一级,等他爬到顶上时,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了。这个时候,他就拥有了“顶身股”,相当于是“合伙人”的级别,那就不光是赚工钱了。

顶身股是由山西商人们创造出来,而后在各个钱庄推广的。钱庄地股本有两种,银股和身股。银股是东家拿出的钱,身股是员工的人力资本入股。有了身股,不光活着的时候能够分红,死了也能赚钱。一般情况下,拥有身股的钱庄员工,死后可以享受几年的分红待遇。

身股一到三厘的,三年;四五厘的,四年,如果是核心“高管”,可以在死后享受七年的“活人”待遇。这个激励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起到了相当不错的作用!

不过张震听了这些介绍之后,嗤之以鼻。

人的贪欲是无穷的。商人们的激励机制,在张震看来并不能杜绝内部的贪污腐化,作奸犯科。至于那些管理方法,张震更加愿意将之称为“黑社会式管理”。

这样的管理方式,往往立竿见影,马到功成。领导人的魄力充分体现,一呼百应,哪怕刀山火海、枪林弹雨也要上;下属们也充分沐浴在领导的英明和恩泽中。然而,这样的管理往往有效果,却没有效率;有速度,却常常弄错方向。

而“黑社会管理”,也开始进一步发展为拉帮结派,自己的地盘就是自己的地盘,绝对不许外人多干涉一步。

如果两江银行不是开在上海,不是属于江苏帮的势力范围,而是换一个地方去开,只怕遇到的阻力将是难以想像的。

在张震的设想中,两江银行不光要开在上海,开在江苏,将来还要在安徽,在江西,所军政府的所有管辖范围内开设分行。

可是安徽、江西自己经营得久了,凭着自己威望还好说,但是将来去了别的地方呢?

这样的事情必须要解决,而且越早解决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