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页

但也好在这个所为的‘预言’只是济清大师根据自己来自于后世的记忆所说的而已,并不是身处这个时代之人真正预言出来的。

永河可以反悔,可以做不到,无论何时都不是绝境。

然而永河不是绝境,是因为她是大唐的公主,不建功立业同样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柳瑛则是和她完全不同的处境。

身处战场之上,两军作战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她只能和身边的士兵们一起往前冲,守护着属于自己国家的疆土,同时也为自己谋一个想要的前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切看似按部就班的进行着,士兵将领守护国土,皇帝朝臣忙着政事,和尚撞钟念经,百姓忙于生计。

永河离开皇宫一年,这一整年不曾回去过,也不曾见到过任何的家人,从来到永城的第一天,她就开始忙。

雨季洪水,秋季庄稼不丰收,冬季无米过冬,春季播种却都不来雨,每个季节都有每个季节要忙着的事情。

这还只是百姓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衙门的政事,永城军的军营问题,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她亲力亲为。

忙着这些事情,让她无心像以前在宫中一样,想着漂亮的衣服和精美的首饰,想着如何应付先生和哥哥的抽查课业,在这里容不得她半点儿的恍惚。

因为她的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会造成许多人的吃住都有问题。

不过在这些事情当中,她也找到了让百姓的致富道路,因为衙门的所有权利都在她自己的手上,审批公文会有最快的速度,如此一来做生意就便利很多。

大肆发展百姓做生意,如此一来百姓手中有钱了,自然也就富饶了。

她才不管什么‘士农工商’,做生意是邪门歪道那些言论呢,手里有钱才是正事儿,都吃不饱穿不暖了,哪里还有心思去琢磨那些别的事情。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遭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酸腐书生,奉行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明明衣服都洗的发白了,甚至有的人都带着补丁。

还一心只在家里读书,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贯彻的那叫一个彻底,永河看他们那副模样恨不得他们直接饿死算了,看他们濒临死亡之际还会不会认为做生意是‘邪门歪道’?

但她不能那么做,每一个城民都是她的责任,让自己管理的城市有人饿死,那是她的失职。

除此之外还有原本做生意的那些商户们,做生意的人一多自然会损害他们的利益,于是无论是从定价上还是舆论上,他们都给永河设置了一道道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