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母亲早逝,和长孙皇后并不亲厚,没有同胞兄长更是不得父皇的宠爱,她不知道应该怎么开口。
想了好几日,清云决定在姜岩回东宫的必经之处等他,这些年她和永河一直都是被同一位先生所教,姜岩也在检查永河功课的同时也会看她的,唯一一次机会她想要为自己争取来。
姜岩知道宫中的这几位公主见永河如此,心思也都跟着活泛了起来,像清云这样想的不在少数,带着她回到东宫。
“当年我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就禀告了父皇,想要让你和永河都参加,但父皇说你们尚且年幼,于是等到了次年一起参加。”
清云听着姜岩的话,心绪激荡,仿佛回到了几年前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那时候她不知道父皇为什么要让她和永河参加,既紧张又激动,“皇兄对清云很好,清云知道。”
姜岩知道他在对待永河和清云的方式上是不同的,最起码在精力上就是不同的,但他也不认为他对清云不好,亲生兄弟姐妹都有亲疏远近之分,更何况他们只是同父异母呢。
“如果你想去,我会帮你和父皇说,但你要和永河一样,交给父皇一篇文章,简述一下你要做的事情,父皇同意与否就要看他的意思了。”
永河在离开之前对永城做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根据各中不同的情况做出了不同的对策,不然李世民也不可能放权给永河。
李世民是大唐的帝王,他要管理万里河山,每一个百姓都是他的责任,如果不是对方表现出来一些能力,他是不可能随意将一座城交出去,不然就是不负责任。
清云没想到还有这中事情,想着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我会写出来的,如果父皇不同意我也认了。”
最起码搏一搏了,她日后想起来不会后悔。
姜岩目送清云离开东宫,从过往的事情就能够看出来,清云的资质不如永河,恐怕李世民是通不过她的提议。
不过这就和他没关系了,他总不能帮着清云写提议文章,那样就没有异议了,永河的都是自己写的,去了永城,可到了永城之后能否成功还是一个未知之数呢。
长期处在男尊女卑下的百姓,能否接受一个女子作为守城之主,还是一个未婚的女子,永河要克服这些不比上战场简单,最起码战场上是以武力论高低的,而她要征服一城的百姓认她为主,毅力魄力和能力少一样都不行。
姜岩不知道永河能否坚持下去,永河也不知道她到了永城之后要经历的是什么,一切都是未知的。
济清大师给李世民的预言只是一句话,几个字而已,但是真正实行起来,每一个细节,想要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及其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