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京郊的百姓发现了他们,又惊讶地发现倒在地上的佛像“心”竟然是红色的——这石佛里面,竟藏着上品朱砂!
不知是谁说,定是四爷侠肝义胆,感动了神佛,才化出了“丹心”。朱砂在京城再好卖不过,这破庙年久失修,早就无主,石像又碎了一地,四爷索性把朱砂弄出来,卖了一笔钱,找了间铺子安置那孩子做了学徒。也就是这时,四爷在京城扎了根。“游侠丹心”也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
陆暄微微眯起眼睛,露出不置可否的笑:“想不到,天子脚下也有地头蛇呢,我倒是孤陋寡闻了。”
“嘘……客官!”
陆暄冷不丁被喊了一声,一转头,正是方才那伙计,满脸都写着紧张:“饭可以乱吃,这话可不能乱说!四爷是……是个好人呢!”
“对不住,失敬失敬。”陆暄回以笑脸,转过去便撇了撇嘴,恰在此时,店里突然安静下来,只有琵琶弦“铮”的一声响划破了凝固的空气。陆暄一抬头,刚好看见了从门口进来的四爷,忍不住挑了挑眉毛。
听了这三分真、七分假的故事,她本以为四爷是个身长八尺、怒目圆睁的大汉,或是像在北地遇到的一些男子一样,人没刀长就上了马,在沙泥里摸爬滚打,大多带着几分傲然戾气。可门口出现的男子,倒不像是“四爷”,说是让姑娘们梦回的“四郎”也不为过。
四爷身形颀长,和魁梧并不沾边,反而有些单薄,但迈步向前的姿态却不显羸弱。他皮肤很白,戴着一副黑色面具,加之穿着一袭黑衣,衬得面色更苍白了一些,双唇紧闭又平添了几分冷淡。虽然遮住了上半张脸,也依然看得出五官棱角分明,许是那几分北地血统的印记。
离得最近的小伙计被身后的人猛地推了一下,直接和四爷打了个照面。小伙计心里哭爹喊娘,舌头都捋不直了:“四,四,四爷,请上上上座……”
四爷倒是礼节周到地点了点头,跟着他来了二楼的小包厢。他这态度和一个普通的酒客一模一样,何况包厢帘子一落,也给众人心里隔了一层纱,嘻嘻索索的声音终于又响起来,过了一会儿,便又恢复了原本的热闹。只是有几桌过于好奇的,还时不时往四爷那儿瞅几眼,压低声音道:“四爷怎么一个人来喝酒啊……”
“不会也是来看雪迎姑娘的吧……”
而这几个人口中的雪迎姑娘把“泰山压顶我自岿然不动”诠释地淋漓尽致,仿佛一个沉浸在乐音之中的世外高人。
陆暄呷了一口酒,没正形道:“老白,地头蛇在看你。”
白遥差点被呛着:“啊?”
他往右边一瞅——这个位置对面刚好是四爷的包厢,那用来隔挡的帘子并不厚,影影绰绰地可以看到四爷举杯、喝上几口,再把杯子放下。他的动作十分缓慢,与其说是气定神闲,不如说是意不在酒。陆暄是被战场打磨过的人,对此极其敏锐,那面具后的眼睛确实没离开过他们。
“我最近安分守己的很,可没得罪什么人。”白遥不以为意地一摊手,随即又变成了严肃的老妈子,“倒是你,喝完这杯赶紧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