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兆灵可不知道,因为陈国光的一篇文章,自己又把姚素香的肺管子戳了个呜吱漏风,依然四平八稳地过着她鸡零狗碎的安逸小日子。
一晃眼间,九月的寒露过了,十月的霜降也过了,田间地头,晚玉米、晚稻等细粮,都已经收获归仓,只剩下少部分的红薯杂粮,还在地里等着最后的安排。
看着仓库里垒得高高的粮垛,队里人人都像坐在云彩上似的,按照跛大爷金水爷这些老爷子的说法:“只要脚手勤,遍地是黄金,老天爷也向着xx党和勤快人咧!”
粮食入库,离分粮自然也就不远了,而这也正是大家最盼的,原本昨天晚上,开社员大会时,杨福全在最后就宣布了:“各家的工分,已经算好了,明天晚上,各家就带上家伙什,来仓库分谷子!”
奈何,正所谓“好事多磨”,这不,今儿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又噼里啪啦地下起了箭雨,外面的水花一窝一窝的,自然又是歇工的一天,且看这个情况,今晚的分粮,估计又要推迟了。
不用出工挖红薯,苏兆灵忙活完家务事,便吭哧吭哧地窝在厨房里,给家里的小猪仔弄石灰石粉。
毕竟,人家“万能”小册子都说了:“应在猪的日粮中,适当补充食盐、骨粉、石灰石粉、石膏、蛋壳粉、红土等矿物质饲料,尤其是仔猪和种公猪。”
石灰石粉是补钙的,这年头,石灰石都是烧窑才能有的,苏兆灵手上这些,是上次做土农药剩下的,数量不多,但也足够了。
想到自家小猪仔,苏兆灵又乐了。
实践证明,小册子里的发酵饲料,果然如它所描写的一般,“猪爱吃,长膘快”。
有饲料的加持,加上又被傅敬泰这个小骟匠一刀片子,“快、狠、准”地劁去了子孙根,他们家那头吃得喷香,又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小猪仔,每天只晓得吃喝拉撒外加哼哼大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蹭蹭蹭快速长膘。
他们家三叔公见了,都笑呵呵地难得吊了一回“书袋”。
“我们这些老古板,以前还觉得学那些个啥子科学文化,莫有用,这思想,真是落后啰,跟不上革命形势啰……难怪广播里整天说,要大搞啥子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活动,坚持用科学方法穷养猪,瞧你这猪养的,哩直流油的,看着明年这个时候,就能吃上肥猪肉了,要是按照我们老法子来养,猪尿泡都吃不上啰……”
彼时的苏兆灵:“呵呵!”
闲话扯回,且说,苏兆灵正把石灰石捣成栗子大的小块,放在石碾中摊平,继续加水碾压呢,院子里有动静传了进来,是兆康欢快的声音。
要说三叔公是难得一回吊书袋,兆康则是日常的“顺口溜”小达人,这会儿也是如此,只听他叭叭叭地高声道:“大雨哗哗下,北京来电话,喊我去当兵,我还没长大,嘿~哟~诶,二姐,我们回来了!”
苏兆灵嘴角微勾,眼睛里满是笑意,这个整天叽叽喳喳,比麻雀还聒噪的臭小子哟!
不等苏兆灵起身,转眼间,戴着斗笠披着蓑衣的兆康和兆蕊就出现在了厨房门口,两人手里还分别拎着一串用草绳捆着的毛蟹,小脸蛋上涂抹着开心的炫耀微笑。
“二姐,你看,这是我们今天的收获,嘻嘻!”
苏兆灵看着那两串毛蟹,原本的笑容隐了下去,颇有些无奈。
*
本地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蟹子过河,全村忙活。”
这段时间,正是毛蟹盛产旺期,个头又大又肥,爬起来哗啦哗啦响,壮观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