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清音用另一只手将茶杯推到魏承越面前,“陛下不用做什么,臣妾会一直陪在陛下身边。”……直到你死或者我亡。
魏承越将赵清音拉至自己身前,起身将她拥进怀中,“长宁,朕不怕你如今心里没有朕,就怕不论如何做,你心里始终都没有朕。”
阿音,这份苦楚是我自己造下的因果,不求你爱我如初,只求你再爱我一次,哪怕是从别人身上分出来的一点点爱意。
第33章 弹劾 如此簪缨世族就此败……
康婕妤被贬, 翠芙的死也不了了之,赵清音猜想,萃芙说不定就是康婕妤找人杀害的, 为了摆脱自己的嫌疑, 还顺着皇后的猜想要嫁祸到德妃头上,只是她派去的人不太聪明, 偷谁的帕子不好,偏偏偷了凌香的。
魏承越不再追究翠芙之死, 恐怕也是看在了康婕妤的父亲,上州刺史是个体恤百姓好官的份上。
但一想到这, 赵清音就觉得康婕妤此人连身边的婢女都能杀害,还不惜嫁祸给德妃,也是个狠人。亏得自己一开始就没想和这后宫的任何嫔妃真心交好。
康婕妤被贬后, 赵清音中毒一事,皇后自然走到了风口浪尖上, 槐夏房中发现的那个药瓶就是王贯从宫外带回来的药瓶, 徐良检测瓶中剩余的药粉,正是赵清音所中之毒,槐夏百口莫辩。
皇后以为是德妃所为,但又苦于找不到证据, 德妃则认为翠芙是皇后派人所杀嫁祸给她, 两人互相怀疑,而魏承越却下令将下毒之事追查到底,几次三番搜查中宫, 又轮番将中宫的宫人进行讯问,一副认定了皇后就是幕后指使的态度。
此事很快从后宫蔓延到了前朝。
刘羽一向自命不凡,在听说了自己女儿下毒谋害容妃后, 在夜宴宾客酒醉后道:“月肃国献上妖女,我儿乃替天行道,妖女此次侥幸活命,今后自有上天来取她性命,我儿受辱,陛下不分贤良奸佞,被妖女所迷惑,长此以往,就怕先皇在天之灵也不得安呀。”
如同在朝堂上,话到最后往往要搬出先皇,先皇若在定然会怎样,先皇若知晓该如何,这一类言论。
此话传到魏承越耳中,魏承越当场摔了茶杯,急召端王魏明之和苏木觐见。
紫宸殿御书房的烛火亮了一夜,卯时,魏承越称病未早朝,一连三日皆是如此。
第四日上朝,端王拿着一卷文书上前启奏。
“为求朝纲稳定清明,百官之心不惑不乱,直言三载为君之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