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第两百五十七章清穿文世界17

而洛霜让人多做点,也不是真的认为四福晋就喜欢,喝完了还想要,而是在说,‘我们对您孝顺,您说话了,我们就用心去做。’

虽然是面子工程,但这样相处,大家都舒服,没有负担。

时间一点点过去,洛霜在庄子上过得乐不思蜀,白天各种瞎跑瞎玩,晚上就泡泡温泉,回去再叫荷香莲香给按摩按摩,惬意极了。

然而她是惬意,可卫其轩却没这么舒心。

每两天京城都会给他送一次消息,一半是雍郡王府的,一半是他自己势力收集到的。

通过这些消息,能看出来,朝堂上的局势越发紧张了。

已经两月之久,太子是完全没露面,病情也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然后拿天,康熙突然斥责索额图,说他狼子野心,说他妄图谋反。

这话是怎么说的?

且原来,太子一直没有消息,索额图觉得,一定是康熙不满太子,把太子软禁了,也不知道太子怎么样了,是真的生病了,还是出事了。

他想要打探宫里的消息,可之前康熙大怒,几乎拔掉了宫里所有的钉子,而东宫被护卫守的牢牢的,赫舍里家仅剩的几个人,也被拦在了东宫出不来。

他就想收买一两个侍卫,让他们帮忙传递消息给太子,或者说说太子的情况也是好的,他好做到心里有数。

然而这些护卫,都是康熙亲自调过来的,时不时还要被敲打,哪里敢违背康熙的旨意。

这不,他一收买,那两人立刻报给了上峰,于是康熙就知道了。

康熙很生气,非常生气,但他也想看看索额图想干什么。

或者说,他想试探太子胤礽的想法。

这个孩子,是他一手带大一手培养起来的,能力出众,是极为优秀的继承人,无论出于感情,还是出于公心,康熙都迟迟下不了决定。

这也是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下不定决心的原因。

这段时间,宫里宫外简直是血流成河,为什么的?还不是康熙心里烦躁,一点事都不能忍,所以每一件都从严从重处理。

现在索额图的行为,触到了他的眉头。

可康熙也想知道,自己这个皇父,在太子心里到底是什么地位?太子是真的孝顺他吗?或者说,太子这样做,吸收五石散,是不是另外的逼迫于他。

康熙虽然自诩年轻,但五十知天命,内心深处,依然对于死亡,存在天然的恐惧。

而诱发恐惧的因素,权利占了大多数。

有的时候,康熙觉得皇子们是亲子,可有的时候,又不免觉得,这些儿子是和他争权利的人,太子尤甚,因为他是太子,是昭告天下的合法继承人。

因为这些隐秘的想法,他放任了索额图,让那些侍卫帮他传递消息,只不过,那些消息需要先上报给他。

刚开始,索额图传递的消息,都是询问太子是否安好,可太子都只回一个字,“安!”

这不像是真的安,但那字的笔记绝对是太子的,而且笔锋苍劲有力,看不出虚弱的模样。

索额图悄悄安心了几分,在朝堂上试探了康熙几次,想要知道太子的具体情况。

康熙不置可否,直接岔开话题。

之后,索额图和太子的联系更加频发,而且字越写越多,然而康熙看着,都是一些问候的话,好似不怎么奇怪。

可这不对啊,索额图是这么安分的人吗?如果真的安分,就不会收买侍卫了。

然而康熙看来看去,都没发现任何不对劲的地方。

直到某天晚上,太子派人,请了康熙亲自过去,给他看了一张纸条。

这张纸条没什么不同的,都是问候的话,以及叮嘱太子好好养病,之前康熙也看过。

他疑惑的看向太子,太子深吸一口气,面色沉重的把纸条对准烛火,然后康熙就发现。

这纸条上的白纸部分,居然有一些小点,是用针扎出来的。

把那些针眼指代的字连在一起,就形成了一句话:可调兵,动否?

康熙大惊,立刻回忆索额图一党,掌握了哪里的军权,想来想去,就想到了天津卫,那里驻扎着绿营,虽然是以步兵为主,但天津卫到京城的距离本来就近,急行军三天两夜,也就能赶到了。

而现在天津卫的绿营参将,是索额图的门生。

想明白了这些,康熙恨不得立刻斩了索额图,他猛的站起来,然后想到了什么,脸色冷肃的看向太子,“你为何要告诉朕?你可想过后果?”

太子展示完,就安静的坐着,此时他的表情很平静,心里更是毫无波动,“知道,索额图必死无疑,而儿臣......也肯定会失去这个太子之位。”

更甚者,还会被皇阿玛怀疑,他有谋反之心,进而被诛杀都是有可能的。这是一步险棋!

太子恨吗?他是恨的!

太子慌吗?已经慌过了!

他原本的打算,利用五石散唤起皇父对他的父子之心,无论是康熙因为感受到了做太子的不易而怜惜,对他这个太子更好了,还是就此放弃他,让他失去太子之位,都能解了目前的困局。

因为五石散是他主动服用的,是他主动透露给康熙的。

如果康熙下定决心要废他,那也是他主动递了刀子,他当儿子的,已经这么顺着皇父的心意了,还要如何?

所以这是一出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法,依照太子的谋划,他日后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然而这一切,都被索额图破坏了!

太子闭上眼,任凭他智计百出,猪队友太多,也只能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不,索额图怎么能是猪队友呢,他是狼是虎,是野心勃勃的索相,唯独不是猪。

他这个太子,只是他掌握权势的工具,而不是像索额图自己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太子。

如果都是为了他,那在他再三表示自己无事之后,安心即可,索额图也不会做出这么胆大妄为的事来。

真以为凭着绿营那些人,就能杀进京城,杀入皇宫?

太天真了,还是以为他这个当太子的,会里应外合,和他一起对付自己的父亲?

即便这几年,康熙对他越来越严苛了,但三十年的父子之情不是假的,太子无论如何都做不到对皇父下手。

所以他行动了!

太子就是太子,是康熙一手培养起来的储君,认气度,不比任何人差。

所以惊慌之后,他做好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直接把纸条交给了康熙。

康熙看着太子憔悴且平静的脸,默默无语,嘴里却泛起苦涩。

怎会如此?怎能如此?他们原是最亲密的父子,原该最信任对方的,为何会变成这样?

康熙心里五味杂陈,继而,他找到了突破口。

索额图!索额图!如果不是这乱臣贼子逼迫太子,太子不会走到如今的地步,所以都怪他,不杀他不足以平民愤!

当即,康熙就下令,严守东宫,就是一只虫子,都不允许飞出来。

然后,他连夜派人去查看天津卫的绿营,发现真的有动作,之后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拿下参将,游击,守备等十几位将领,统统捉拿归京审问,至于绿营,已经换上了新的将领。

审问过后,虽然那些将领们都表示,他们没参与任何反叛,有动作是因为正常的练兵,别无其他。

然而康熙会相信吗?他认为一定是索额图还在,所以这些人才不敢讲实话,所以直接在朝堂上发难,以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等多项罪名,把索额图下了大狱。

赫舍里家吓坏了,忙找人求情,然而佟家,富察家等等都躲了,不去触这个眉头。

他们想要给宫里的太子递信,信还没有送出去,就被康熙下旨斥责,说他们随意攀扯太子,不忠不义,让他们在府里好好反省。

索额图的大儿子找到赫舍里长泰,你是太子的亲舅舅,和太子亲近,帮帮我父亲吧。

太子的亲外祖父早就去世了,索额图是叔外祖父,所以论关系,当然还是长泰这个亲舅舅关系更近,但谁让索额图厉害的,权利大,是赫舍里家第一人,舅舅什么的完全比不上,也被压制的出不了头。

现在索额图倒了,赫舍里家人心惶惶,长泰没什么本事,一直很平庸,索额图长子让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于是也真的给宫里递了消息,然后就被康熙劈头盖脸骂了一顿,还罢去了所有的差事。

这还不够,康熙又下旨,命纳兰明珠审理索额图一案,而赫舍里家从上撸到底,所有人都成了白身,凡是被弹劾有罪的,都下了狱。

太子在宫里,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叹气,赫舍里家除了索额图,就没有一个聪明人。

都什么时候了,还上蹿下跳,是真的不知道死字怎么写吗?

然而他现在如此敏感,什么也做不了。

太子忍不住苦笑,他这个太子当的,窝囊极了。

不过这一出之后,赫舍里家所有人都被吓破了胆,小心翼翼窝在府里,什么都不敢干。

纳兰明珠和索额图是死对头,那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仇敌,所以康熙指了他来主审这一案,意思很明显,就是要索额图死。

纳兰明珠动作很快,不到一个月,就查清了真相,把满满一大叠证据,呈给了皇上。

康熙看完,当即下令,索额图处死,他的二子三子也被处死,另外,索额图一党,也清查完毕,多数被杀,被圈禁,被流放。

至此,索额图一案,告一段落!

可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杀了想杀的人,还清理了一批党锢,康熙该松口气了吧,该高兴了吧?

并没有!

太子在这个时候上书,表示自己这个太子实在无用,管不住臣子,让外家生出狼子野心,威胁皇权。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更不是一个孝顺的儿子。他无颜面对皇父,自请废去太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