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玉商贸要建车间招女工的消息当然不仅仅是在大樟树村传开,在桂花潭村也传开了。听说不会踩缝纫机也可以先进去成为学徒,不少大娘大婶都带着自己闲在家的女儿和媳妇儿过来报名。也有人想到要去宋永丰和吴枝花那儿开个后门走走关系的,但赶到宋家才发现大门紧闭,老俩口早就预料到了这事儿,避风头去城里找女儿儿子住去了。
桂花潭村被提拔起来的小组长是韩嫂子。
她家也同样是十分热闹,等到愿意的人都在她这儿报了名之后,才逐渐的散去。韩嫂子整理好那张报名表,她还简单的写了一下年龄和学历。她准备在里面再勾出来之前谁做的帽子最多,然后再交给宋锦和严如玉去参考。
收起这些东西刚想要回到屋内,就看到一个女孩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
“韩嫂子,听说锦姐那边要招工了吗?”她不待自己急促的呼吸吉平缓下来,就急忙问道。
“家妹,你怎么才来?”韩嫂子看到她有点惊讶的迎了上去。
女孩子叫徐家妹,也是桂花潭村人,也是韩嫂子经常约在一起做帽子的同伴,和她的关系不错。徐家妹心灵手巧,做的帽子数量绝对是可以排在整个桂花潭村前五的。韩嫂子昨天就向她透露过招工的事情,本来以为她会很早就过来报名,没想到却这么晚。
“别提了!”徐家妹愤恨的道,“我那爹和我哥嫂把我关在家里,不让我出来。要不是我趁他们不注意,偷偷的跑了出来,就赶不上了。”
韩嫂子问:“你家还是想把你嫁出去啊?”
徐家妹喝了口水,点点头:“他们正找了媒人在到处寻人家呢,”她脸上浮起冷意,“反正只要谁能出得起他们要的彩礼,就想着把我嫁给谁呗,他们好拿了我的彩礼钱去盖房子。我呸!死我也不嫁!要嫁他们自己嫁去!”
她今年才十八,比宋锦小七岁,虽然嘴上叫着锦姐,但其实和宋锦并不熟,宋锦上初中了,她还在穿着开裆裤呢。但宋锦是她的偶像,不管是小的时候教训村里的熊孩子,还是大了后嫁给了县里数一数二的美男子,徐家妹都觉得不愧是锦姐。即使是后来宋锦离婚,大家都不看好她的时候,她依然觉得,锦姐肯定不会就这样沉默愁苦的过完这一辈子的。果不其然,最后宋锦靠自己创业成功的翻了身,她看了后欢欣之极,看,果然是她从小就崇拜的锦姐!
宋锦的经历也鼓舞了徐家妹。她才不要接受家里的安排,就这样的嫁出去,她要像锦姐一样,活得有光彩,到哪儿都可以昂起头。
她从去年开始就偷偷的攒钱,可惜做帽子的大部分要交给家里,攒的钱还不够买一张火车票。正想着不管怎么样也要逃走的时候,韩嫂子就带来了锦玉商贸要招女工的消息。而且,据说会给家里远的人提供宿舍。
徐家妹眼前一亮,这不就是自己渴望脱离家里的一个最好的机会嘛!
“我给你报上名。”韩嫂子拿了笔,再把报名册递给她,然后小吉的说,“家妹!你一定要去!到时候可以住在县里,如果你爸和你哥他们来县里找你,你就报警,使劲的闹,往大里闹。那位小严同志,你记得吧?她爸是县公安局的副局长,据说是个正直的好官。到时候要是还搞不定,你就去求一下她,他肯定不会袖手旁观的。”
韩嫂子早就看不惯徐家妹的那些所谓的家人了,拿自己女儿换钱来盖房子,都是些什么人呐!
徐家妹重重的点头,眼睛里燃烧起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送走她,韩嫂子拿着报名表进了家门,刘瓦匠正在逗孩子。
“都回去了?”
“回去了。”
“有多少人报名啊?我看看啊。”
“现在只有以前做帽子做得最多的十个人可以报名,报了五个。”韩嫂子答道。有几个因为家里实在走不开,或者是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就放弃了。
刘瓦匠拿过报名表,看了看,果然,没有找到自己想要找的名字。他拿过韩嫂子手上的笔,在报名表上加了一个名字。
“哎,你干什么,别在上面乱写。我刚整理好的。”韩嫂子嗔怪道,没想到接过来一看,却发现报名表的最后多了一个名字——韩丽芳。
这是她的名字。
刘瓦匠微笑道:“你也去。你之前不一直都是村里面做帽子做得最多的一个吗?而且,你还会踩缝纫机。”
韩嫂子,也就是韩丽芳,其实本来是想去的,毕竟算下来一个月的工资加上提成和奖金,她估算了一下好的话能有一百多。虽然自己在家现在也能赚到不少,但去工厂更稳定,而且她内心隐隐清楚,工厂开起来了后,分派到村里的活儿就会少很多。不过想到自家男人行动还有点不是很便利的腿和还只有一岁多刚学会走路不久的女儿,她又有点舍不得。因为到县里比较远,她去的话就势必要住宿舍。
“你住单位宿舍的话,周六周日也是可以回来的。家里你放心,妞妞我带着肯定不会出问题。等妞妞满了两岁,我们交点伙食费给大哥大嫂,让妞妞在他们那儿吃饭。到时候我腿应该也好得差不多了,也可以出去接点活儿来干了,总不能一直让你一个女人来养家。”
韩丽芳的眼睛里带了点泪意,假装不高兴的道:“女人养家怎么了?看不起我们女人啊!”
“哪敢啊,□□都说了,妇女能顶半边天。”
而她,真的是他家的半边天,不,几乎是大半边天了。
除了在几个村里面招女工之外,严如玉和宋锦还在县里招起了女工。毕竟从概率上来说,县里会踩缝纫机的可能多一些。所以他们在县里招人,只招熟练工。毕竟货期紧张,一个学徒工进来要培养成为熟练工,也需要一个礼拜半个月。
小齐和彭慧慧这两天就在傍晚时候,在县里人流量最大的小广场,树了一块硬纸板,上面用毛笔写着“招女工”三个大字,以及详细要求。
刚摆上去,正好遇到下班的人潮,呼啦啦的围了一圈人上来。
“这锦玉商贸,是哪儿的厂啊?国营的私营的?”
彭慧慧露出笑脸:“大妈,我们是私营的,不过我们公司待遇什么的都挺好的。”
可惜,围上来的人一听是私营的,就没了兴趣,呼啦啦的人又少了一半。
“这私营的,谁知道啥时候就倒闭了。不靠谱。”
“就是,本来刚看到招工还打算让我那外甥女来试试呢。”
严如玉和宋锦让他们摆摊来招工自然不是为了挖角,县里面国营工厂的工人们多傲气呀,挖也挖不过来。不过县里除了这些已经有了职位的工人之外,还有一大批的待业青年呢。除了运气好点顶替了父母的职位也进了工厂的,还有一部分可是一直都闲在家里面。她俩对此太清楚不过了,瞄准的也就是这部分人。
历来国营工厂的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家里有多位子女的,那也很难把子女们都给塞进去。所以即使是走了一波,也还是有不断的人围上来。
“私营的就私营的嘛,现在国家还鼓励私营经济呢。同志,你们工厂的地址在哪里?除了工资之外还有其他别的福利吗?还有,上班时间是怎么算的?”
不得不说,县城的老工人们就是不一样,每一句都问到了重点。小齐和彭慧慧都是跑业务的,口才伶俐,一个个问题回答下来,条理清晰,让围观者对这家锦玉商贸的印象也还不错。
“听着还行,就是只招十个少了点儿。我先给我女儿报个名,她会踩缝纫机。”
工厂就在县城里,照常休一天半,加班有加班工资,还有宿舍,后续还会有食堂,听着还挺靠谱的。
“我看行,多劳多得。”说话的是个年轻人,不喜欢父辈们的平均主义,当即报了名:“我也报个名。”
有人带头,剩下的就更踊跃了。不多一会儿,就有二十多个人报名。到了快吃晚饭的时候,人渐渐的散去,小齐和彭慧慧圆满完成任务,刚想收拾好小板凳回公司,就被一个中年妇女拦住了。
“你们是锦玉商贸公司的员工?”
彭慧慧点点头:“对,阿姨,我们正在招工,您是要想替谁报名吗?还是您自己也想要报名?”
她停下来,打算拿出报名表。没想到那阿姨问道:“那你们公司的领导,是叫严如玉,还是叫宋锦?”
彭慧慧止住动作,疑惑的抬起头,这是哪个认识老板的人吗?
来问话的人正是田彩霞。之前过年的时候宋泠把妈妈赚了钱的事情告诉了她们,田彩霞还死撑着不愿意相信。没想到年后,宋锦在县城直接和严如玉一起开了公司,这县城也就这么点子大,一来二往的总能碰到熟人。于是她开公司的这个事儿又传到了田彩霞的耳中。
今天她本来只是下班路过,没想到就看到这边围着好多人,本来只是想看一场热闹,没想到最后却发现这是锦玉商贸在招工!这不就是他们嘴巴里自己那个前儿媳宋锦开的公司吗?生意居然这么好?!
田彩霞本来是要回家做饭的,但不知道为啥硬生生的在外围站着看了半天,看得自己的脸色越来越黑,越来越黑......最后还是没忍住上前问了这么一句。
彭慧慧不以为意,笑道:“阿姨,这两个都是我们的领导。”
田彩霞还没说什么,旁边传来一人略带嘲讽的笑吉:“宋锦是你们领导啊?那你可不知道,这个阿姨,和你们领导本来还带着点关系呢。”
作者有话要说:九千的大肥章,惊不惊喜?等于二更合一啦。ps,月底了,求灌溉,笔芯。感谢在2021-05-2311:04:582021-05-2323:31:0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唐僧娶了猪八戒30瓶;珊珊、奈奈酱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