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页

直到后来有了赤磷,这种情况才得以好转。

将一种名为氯酸钾的物体,和硫磺等混合物按照一定比例,用某种办法黏在火柴梗上。

将赤磷,也就是俗称的红磷,制成药粉状,涂在火柴盒侧面。形成了后来在古地球繁荣了很长时间的火柴。

虽然火柴这东西,在锦绣生活的年代,已经是一些有钱的老爷们花高价钱收藏的工艺品,用来摆在博古架上供人参观,满足自己炫耀心思的一种消失已久的贵重物品。

与当下人追求前朝的名画,前前朝的瓷器一个道理。

但锦绣也仅仅是知道这些,若是让他来解决这个麻烦,还真靠不住。

都说术业有专攻,锦绣瞬间想到了那些将他引为知己的道士们。

本着一事不烦二主的原则,当即一封书信,伴随着好几车的年货一起,让人送上山。

都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更何况锦绣还是这群道士的知己呢,仅仅用了三日时间,经过锦绣的启发和众道士的共同努力,就给锦绣送来了一盒成品。

东西是山上的一个小道士送来的,看上去十三四岁的样子,穿着暖和厚实的冬衣,一脸憨厚,笑眯眯的对锦绣道:“师父和师叔们收到您的信后,都很高兴,一起进了炼丹房,熬了好几个通宵才做出来。

师叔说我认识路,就让我给你送过来,还嘱咐我不准中途贪玩,偷偷打开往里面瞧。

师父他们现在正在睡觉呢,担心您急着用,我一路小跑着来的,希望没耽搁您的事儿。”

锦绣被这憨厚的小道士逗的不行,心说:山上的道士中确实有好几人一心修道,不食人间烟火,不过看起来也有很懂人心的,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人,这不就送来一个讨自己欢心?

锦绣喜欢和这样的聪明人打交道。

正想着,就听小道士突然想起来,不好意思的补充道:“师父他老人家还嘱咐我,让我问问大人,您何时有空闲时间,他下山来找您或者您上山去寻他都可,师父说,他最近又有了新的感悟,想与您一同探讨。”

锦绣不自觉有些头疼,这就是太单纯的人不好的地方了,过于执着。让锦绣想扯瞎话骗一骗对方都觉得良心有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