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也没厚此薄彼,随手捡了一块儿石头,一用力,冰面上就出来五个大小差不多的小洞,对几个随从道:我们这里不用伺候,你们自去玩儿吧,好不容易出来一趟,给家里人带几条回去,全当是加个餐了。”
大冬天河面冰封,鱼确实还算是个新鲜吃食。
很快一篓子就满了,谢六被冻的不行,开始打喷嚏,招呼人点火烤鱼,锦绣也是无奈极了:“都这样了不赶快回家喝姜汤,你还有闲心在荒滩上吹冷风呢?这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
谢六非常有自己的坚持:“你不懂,我吃的就是这个氛围,一年四季除了大冬天,我都烤过鱼了。
我决定写一本吃鱼食谱,系统的阐述吃鱼与当下环境的密切关系,不亲自体会,怎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结果最终谢六的想法也没能成型,因为几个仆从身上带的火折子,经过方才的折腾,全都受了潮,引不了火了。
谢六气的捶胸顿足,锦绣看的乐不可支。
将鱼篓子挂在马上,利索的翻身上马,居高临下的看着谢六一个人站在那儿大呼:“失策啊失策!亏了啊亏了!”
锦绣难得好心的劝道:“天色不早了,这会儿赶回去还能赶上晚饭,若是再耽搁一会儿,大家以为咱们在城外吃了烤鱼,提前吃了,那可就……”
虽然看谢六捶胸顿足挺有意思,但锦绣也将当时的情形放在了心上,作为一个星际人,他只在浩瀚的历史书中,曾经见过几篇古地球人是如何生火的。
这件事他需要好好琢磨一下,回头就回图书馆,取了几篇相关的文献资料,可惜星际时代关于古地球这方面留存下来的资料属实不多,锦绣还需要仔细琢磨一番。
曾有一篇文章记载,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说:“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
这里说的的发烛,就是火柴的雏形。
但火柴的具体做法,以及安全性要得到保证,还需要细细的研究一番。
据锦绣所知,黄磷和硫酸制造的火柴,稳定性和易燃性得不到保证,且二者燃烧时有少量毒素,对身体不好。
白磷和黄磷做配方,在稳定性和易燃性上倒是改善了不少,但白磷使用时间久了,人体容易发生磷毒性颌疽症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