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大夫也是为了母亲身体着想,若是康健,自是最好,若有些小病小痛的,及早治了,不然耽搁了病情,受累的还是母亲自己。”
在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上,沈旖也是不肯轻易妥协的。
谢氏听了更急:“若不是小病小痛,更麻烦呢?”
麻烦?什么麻烦?
沈旖愣了下,再看谢氏,眼神都不一样了。
好像有哪里不对。
她记得她在宫中时,有次吃着吃着突然吐了一下,惠太妃见状,脸也是白了,赶紧宣太医给她把脉。太医说无大碍,开些养胃益气的药吃吃就可时,她明显感觉到姑母表情一松,可又有些矛盾,甚至遗憾。
她没怀过孩子,对女子有孕的身体状况不是很懂,但有个草木皆兵的惠太妃,沈旖耳濡目染,也了解了不少。
看母亲这紧张的样子,沈旖不得不往那方面想,可又觉得不太可能。
昔日父亲和母亲情浓时,成亲好几年才有的她,后来一直就没消息,如今二人早已情淡,又分居了多年,母亲年岁也大了,怎么想,都绝望。
这种事,沈旖不便直问,可不问又不行,迟疑了好一会儿,沈旖终是道:“母亲,你是不是要给我添个小弟弟了?”
“混说什么,姑娘家家的,知不知羞了?”谢氏有个毛病,只要心乱了,急了,就会口不择言。
沈旖听得也是无语,她哪里还是姑娘家,若非刻意避孕,兴许她腹中也要有个生命了。
沈旖看母亲的表现,怎么看都问题,仿若不在意道:“老家那边,只要身子康健,四五十还能怀上的又不是没有,母亲不到四十,平日里吃食也极为注意,真要怀上,也不是不可能。”
所谓好事多磨,大抵是如此。
不过更让沈旖好奇的是,母亲当真是解开了心结,与父亲重修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