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月照对怎么将棉花加工成棉线是只通了九窍剩下一窍不通,但好在她有商城,她从里买了造织机的方子,纺线的方子,以及各种织毛衣的方子,为了纺织坊,商城三次买东西的机会全用了个精光。
第一日上工主要为熟悉,但好在被选如纺织坊的人都有在家纺线织布的经历,想要上手并不难,这让心疼银子的宋二婶心中稍显宽慰了些。
顾月照这边也终于拿到这次考核官员的试卷。
她花了一上午的时间看完了所有的试卷,心中稍微有些失望,这里面除了一个叫奚黎的,其他人都答得不尽人意,最后那道题更是全军覆没。
那题其实是她改关于成本核算,解不出来在她意料之内,出这题的目的便是看看这些基层官员预备役有没有一个成本概念。
但很明显,结果不是令她很满意
但是也没关系,开局不行,可以后教嘛,这么安慰着自己,她将整理好的名单交给下属让他送去余槐县。
第109章 清晨,余槐城……
清晨, 余槐城城门口。
正是早辰百姓们买菜做饭的时候,所以衙门的告示刚一贴出来便立马吸引了不少人围观。
乌四娘看着乱糟糟的人群,想着得让人在余槐城做几个和青鹿谷相似的布告栏, 分区摆放, 以后专门用来张贴衙门的告示,省的像如今这般全挤在城门口一窝蜂的看。
张贴的告示内容正是这次招工的录取人员,每个岗位后面都写着相应的名字,这些人便是考试合格录取的人员了。
这次没有让百姓中认字的广而告之,县衙自己便配了念告示内容的衙役。衙役口齿伶俐,声音清朗, 一个个的名字从他口中出来。
围观的百姓中除了有那凑热闹的, 更多的是参加了这次招工的家人和朋友, 他们都想第一时间知道结果, 都屏气凝神的等着衙役往下念。
有念到名字的, 当场欢欣鼓舞跳将起来,他们都是普通平头百姓,祖祖辈辈就没有和官家扯上关系的,如今家中朋友亲戚入了县衙做官,那他们岂不是又多了条门路?而那些没念的名字的,则更添紧张,就怕布告上没有自己的名字。
是的, 便是县衙告示上写的是招工,但是百姓们还是固执的认为入了县衙便是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