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在盖每个工坊时,就已经有从余槐县抽调过来的经验充足的工人在招工,待工坊建成时,人也招好,只需产品加工出来便可开业了。

一回生二回熟,有了余槐县过往的经验,一切进展飞快,都没用顾月照过多的关照,便进行得井井有条。

彩英顺利通过了纺织坊的招工,昨日得了消息让她今日去上工。

彩英爹娘开心得跟什么似的,早早就将她送出了门,彩英出门后拐去堂弟家,托他去给春花婶子说自己不卖自己的事后才一身轻松的去了工坊。

纺织坊建在始安城西城,工坊是用一栋老旧的宅子改造而成,一进门还能闻到淡淡的霉味儿。

彩英刚进院子便看到上首站着一个四十几岁的妇人,待人都到齐后,她肃着脸开口,“我乃始安纺织坊的坊主,以后负责坊中除账目的一应事宜,我夫家姓宋,你等叫我宋二婶即可。”

彩英随众人乖乖的叫了声宋二婶。

宋二婶看底下的人还算听话,悄悄的松了口气。前几日四娘突然来谷中寻她,说是东家有事找,她满心疑惑的就来了始安县,谁知东家竟要她做纺织坊的坊主!

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只是她心底虚得慌,就怕做得不好,辜负了东家美意。

她刚刚说话时也不愿意这般马着脸的,但是她心慌手也抖!又想着在护卫队的小儿子告诉自己的话,做坊主要稳住,不能让底下的人看出她紧张,才能镇住人,想到此宋二婶脸上更显严肃。

“其余的便先不多说,且先说说诸位关心的工钱,纺织坊暂定每人每月七银子工钱,每月休息四日,休息时间工钱照发,诸位可有异议?”

一月七钱银子,不干活还有工钱领?这么好的事谁会有意见!

宋二婶觉得东家手太松,她之前没纺过棉花,但她接任了坊主后,东家身边的翠柳特地教了她如何纺棉,就坐着纺棉,竟然开这么高的工钱,实在是有些多了。

一想起现在她谈话的时间也是要给她们发工钱的,宋二婶便没有再说下去的兴致,她催促了声,

“你们跟我来,我先交你们如何纺棉线。”

大齐的织布原料主要是麻和蚕丝,从未有过纺织棉花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