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和造纸厂的繁荣想比,印刷厂就要落寞得多了。他们最多能接点青鹿谷学院教材的刊印,另外的业务再没了。

印刷厂倒是想去外头拉生意,但是如今能开得起书店的,后头的主人家大多自家都有印刷坊,便是没有印刷坊的也有相熟的合作对象,不是他们想撬墙角就撬墙角的。

顾月照这次让在始安开分铺也是因为有了新的想法。

经过无数先辈的证明,最赚钱的莫过于能盘下整条产业线,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减少成本。古代的书店挣钱,但是挣的都是读书人的钱,平民百姓不识字看不起书,自然也不会去光顾书店,那么普通百姓这个广大的市场便是空缺的。

针对这些看不懂字的人群,可以印刷连环画,小人书嘛,这种看不懂字也读得懂还能打发时间的小玩意最受人追棒了,有那大火的,还可以改编成戏曲再赚一波,如此便完成了整条产业链的建造。

不过以上这些也只能往那繁华的城池买卖了,那刚受灾的城里,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哪里会有闲钱买小人书。

顾月照陷入在自己的思绪中,却不知那边的队伍中来了几个老熟人。

因为今日按人头领救济粮的原因,彩英爹娘和爷奶便是身体不适也硬撑着来排队了。

在排队的过程中,一直有衙役敲着锣,在宣传县衙即将要招工的岗位和要求。

彩英垫着脚,如愿听到纺织坊招工的消息。

那两位郎君没骗人,彩英心中狠狠的松了一口气。

她想卖身这事只有堂弟阿北知道,当时带上他是为了让他带银子回家给爹娘治病,她那日原本便是没打算回家的,只是后头来的两位郎君打断了她的计划。

自从听了县里要建纺织坊的消息后她心中就有了期待,再等等吧,若是县里真的建了工坊,自己也能进去的话,便去回绝了春花婶子,她提心吊胆等了两日,可算得到了确切的消息。

纺织坊只要年纪要在十五岁以上会女红的女郎,她女红不错,之前就经常秀些小玩意去秀楼卖钱,只是去岁县里最大的秀楼关门后,她再没地方去卖秀品,唯一的赚钱渠道也没了。

“爹娘,我想去纺织坊报名试试。”

彩英娘拍拍闺女的手,知道自己和当家病的这些日子,家事全压在了女儿身上,女儿为了赚银钱给他们夫妻二人付药钱,常去接那累人的浆洗活计。

她身子不好,当家的如今腿也还未好,便是再心疼女儿,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