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余槐城便不同了,寻常百姓家,对女性的限制没有那么严重,什么男女七岁不同席,女子不得上街抛头露面这种不存在,但九成的女性还是被留在了家庭,洗衣做饭,带娃看顾老人便是她们的使命,少有妇人能有走出院子来赚钱养活自己的觉悟。
什么妇女能顶半边天口号对于现在的时代背景太超前,想要解放妇人间的劳动力,如今看来只得循序渐进,先开立妇人擅长做且环境中女子占多数的工坊是第一步,只有让妇人真正走出院门,尝到了自己挣钱养活自己的甜头,才能再进一步。
……
救济粮并不是衙役挨家挨户送上门,而且提前通知了县中百姓,让其带着口袋自己来县衙门口领。
救济粮是按照人头来分的,十五岁以上的大人不论男女都是两斤土豆,十五岁以下则为一斤土豆。
既然是救济粮,就没有让人吃饱吃好的道理,分到每个人手中虽不多,但是也足够家中维持几日的生活了。
个人拿到手的粮食少,但耐不住基数多。始安县来领粮食的百姓约摸有两万人上下,发出去的粮食差不多得有四万斤,若不是有秋天那场丰收打底,她还真没这么大手脚。
顾月照对待百姓如和风絮雨般温和,对待富人秋风扫落叶般的态度始安县众乡绅富豪早有耳闻。所以见顾月照竟然能一次性负担这么多粮食的时候,对她的实力预估又往上提了提。
有那上道的人家,都不用顾月照请,直接就让下仆带着地契和银钱去了县衙,这打的是破财消灾的意思。
顾月照也收得爽快,她并不是不允许自己的领地里有富人,富人能纳税能消费拉动经济,再多来一筐她都不嫌多好嘛?
她不要的是那等拿着鸡毛当令箭,妄想控制她的富绅之家。只要好好听话,她们还是可以相互共存的嘛。
千叮咛万嘱咐始安百姓救济粮要到县衙门口按人头领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对宣布接下来县衙要招工之事。
除了改善始安县的基础设施道路和城墙外,顾月照还打算在始安县建一个纺织厂,再将青鹿谷的造纸厂、造砖厂、烧炭厂挪到始安建立分部。
因为和商务组的合作,造纸厂的纸如今已远销京城,青鹿谷造纸方子是顾月照从商城买来,集种花家上下五千年的优点凝聚而成,潘陶又在造纸的过程中不断优化创新,虽然还是比不上现代的白纸,但是质量已经远超这个时代水平了。
所以青鹿谷产的纸在京都异常受欢迎,青鹿谷的造纸厂之前就扩招过一次人,才勉强能产出京都所需要的纸张数量。
只是只有京都一个市场怎么行?如今南边西边都还算是太平,这些市场都还空缺着,得尽快去占领才成,所以造纸厂再扩大规模也不会担心货物囤积卖不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