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大漠曙光(25)

付三当年砸了赌城后,就金盆洗手回乡种地,赶上改革开放潮流,他正好下了海,最近这几年大公司赚钱,日子也算过得红红火火。

当年赌城一些小弟都还在跟着他,虎子也成了左膀右臂。

这时,虎子在大厅喊。

“三哥,你快点过来看看!快来!”

付三不明所以连忙出去,刚坐好小孙女见爷爷出去了,也连忙下了椅子。

气得付三媳妇边笑边摇头。

“这些伟大科研人员们,他们为祖国奉献了一生……”

虎子很激动,指着电视,“三哥,你快看看,这姑娘是不是当年一口气差点把赌城拆了那位?”

电视开始播放岑渺一生,从留学海外,到回国投身原子|弹事业。最后配图是那张当初登上国际报照片。

付三看着照片上人狠狠一震。

“岑渺——著名核|物理学家、华国核|科学开拓者、重要核|武器领导人之一,参与研发了原子|弹、氢|弹,并带队远赴大戈壁,研究了第三代核|武器——中子|弹。”

“岑院士一生极其短暂,却又极其绚烂。牺牲时,年仅38岁,但她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贡献,是巨大是永远也无可估量。党和人民会永远记住她。”

照片上小姑娘眉眼弯弯,脸上带着浅笑,最后暗暗发灰。

谁也想不到,原子|弹研发竟然会有小姑娘参与。

“那原子|弹威力可猛了,一颗能灭一座城。我们华国要不是因为有这,那些列强还不知道要来几回!她还是重要研发人员之一,乖乖,太厉害了。”

虎子饱含热泪。

谁能想到,当年一个籍籍无名小姑娘,能成为如今明享国际大科学家?

“是她。”付三红着眼睛,点头笑着说,“小姑娘真勇敢。”

虎子看到电视上放出了岑渺牺牲年份,他抽了抽鼻子,“才38岁就牺牲了,我寻思着当年能一拳头把墙砸破姑娘,也没这么脆弱啊。”

付三孙女好奇:“虎子爷爷,什么叫一拳头把墙砸破?”

虎子赶紧擦干眼泪,将付三孙女抱起,“走,爷爷去拿个碗画给你看。”

孙女不明白,懵懂地眨了眨眼睛,“为什么要拿碗呀?不应该是拿笔吗?”

“那是因为,那个拳头坑真有碗那么大,虎子爷爷当年都被那坑吓傻了!”

孙女听着哈哈哈大笑。

“阿姨可真厉害!”

“那是!和那位阿姨一样厉害还有那些科学家,他们研发武器帮我们吓跑了坏蛋,也同样保护了许许多多和你一样小孩。”

说道这,虎子声音开始哽咽,“你要永远记住他们,你知道了吗?”

“我会!”孙女重重点头,“圆圆一定会记住他们!”

声音渐远。

家人们都聚齐了开始吃团圆饭,欢声笑语。

粮食无忧、没有战乱。

付三看向窗外那轮明月,他将酒杯里酒倒在窗沿上,举起对着明月。

他含着热泪,轻轻一笑。

“谢谢。”

感谢所有为国捐躯,大无畏慨然赴死英雄们。

没有你们,就没有今日之华夏。

——

不远处街道。

王秀玉刚关了饭馆门,走在空旷街道上,今天是中秋节,家家户户都回家吃团圆饭了,但她还坚持着开业。

日子越来越好。

王秀玉算着今日营业额,脸上洋溢是幸福笑容。

“今天又赚了八百块钱,攒段日子,就能在市里买套房了。”

她推开门,屋内传来电视声。

二花见母亲回来了,连忙喊她过来,“妈,你看岑院士那张照片,你是不是也有?”

“什么岑院士?”

王秀丽很诧异,她猛地看过去,就看到了电视上放着岑渺照片。

她心猛地一震,找了沙发坐下,开始安静下来看新闻。

王秀丽听着主持人讲述岑渺平生,当她听到岑渺为了华国核|武器奉献一生时,潸然泪下。

当年如果没有岑渺,没有那一张报纸。

她就没有勇气带着二花逃离那个像魔鬼一样家。

饿死也比被打死好,这一个念头深深催促着王秀丽往前走,她带着女儿逃离山村,逃离那魔鬼一家。她讨过饭,睡过街,可最终,她还是凭借着努力开了饭店,让女儿过上了好日子。

比起封建社会对女子枷锁,新华国好了太多太多。

她也十分珍惜如今生活。

王秀丽从本子里翻出那张泛黄照片,含着泪告诉二花:“以前,妈妈就是靠岑渺阿姨照片,在外坚持下来。”

岑渺曾经是童养媳事迹,一直被动员妇女解放同志所流传。

甚至在岑渺不知晓时候,她就已经成为了当时妇女解放榜样,间接影响了许多妇女,让她们在封锁旧社会,勇敢地喊出反抗口号。

二花接过照片,她擦了擦眼泪,郑重地将照片贴在胸口,“以后,她也会成为我前进明灯。”

随着二机部档案解封,越来越多参与两|弹一星研制科研人员被世人认识,其中多个典型并且贡献巨大科学家被写进教科书。

岑渺,只是其中之一。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历史家根据历史事件研究,发现岑渺在当年封建社会中,还对华国妇女影响颇深。

岑渺经历,改变了她们思想。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

华夏血液换了一代又一代,可他们始终记得那些无名英雄。

又是一年建党日。

李蔓蓉坐在轮椅上,老眼昏花地看着窗外。这辈子,她没有结婚,每当她犹豫要不要因为家里催促而潦草一生时,她总会记起岑渺。

微风吹进来,撩起窗帘。

泪眼朦胧间。

她仿佛看到那总喜欢穿着汉杉长裙,打着油纸伞走在蒙蒙细雨中女子,她回眸一笑,眉眼弯弯,天地暗色。

她仿佛看到,年迈江拯在试验场走了一遍又一遍。

她仿佛看到,任景明揉着胸口被人扶着查看火|箭进程。

她仿佛看到,徐乐山带领着年轻学子们站在街头上,发出保卫山河愤吼。

李蔓蓉抱着油纸伞,褶皱脸轻轻贴在伞上,老泪纵横。

她想,真好。她何其有幸生在这个时代,认识这帮不为功名、只默默奉献人。

不远处桌上,放着一张被塑封起来纸,塑封已经开了裂口又被胶带缠了几圈,里面被珍贵保存是一首清秀小楷写诗。

我来时冰封雪舞,我走时春雨秋露。

我走过簇簇绽放鲜花、绿意盎然草原、奔腾大江。

风记得我。

大地记得我。

祖国,记得我。

回忆长廊中,是两张笑脸,李蔓蓉趴在桌上,问岑渺。

“你想做一个什么人物?”

岑渺当时在搞卫生,华国留学生宿舍环境又旧又差,她拿着鸡毛掸子,踩着张椅子在扫窗台上灰,长发微卷荡在腰后,她白皙脸微微仰起,金色阳光洒在脸庞上。

听到问话,她回过头来,微微一笑。

“我想做无名之辈。”

“可没人会记得你。”

“没关系,祖国会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