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长得真迅速,很快高过她。他在家塾开蒙,和她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说出的话,有些她开始听不懂。脾气也渐长,有时故意惹她生气。她省下月例给他求的、开了光的长命锁,他嫌幼稚,丢在床头不戴。
气她没什么,她顶多自己掉几颗泪;他开始忤逆老爷,对给他安排的亲事大放厥词,还说出什么“你这样迟早没好下场”的话。老爷大发雷霆,把他好一顿打,祠堂跪了一夜。
喜宝哭着给他上药。小白半昏迷,含含糊糊说:“阿娘,等我长大些,我带你离开这里好不好?”
喜宝失笑,说他真是孩子心思。离了老爷,他吃什么,穿什么,谁会正眼看他?不如服软,别糟蹋了这么好的命。
谁知世事无常,不过三两年光景,再次想到“离开这里”的,却是喜宝自己。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老爷的生意会垮,为什么会惹上官司。为什么去年还来做客的红顶子官老爷,转瞬间翻脸不认人,给他安上无数罪名。
喜宝虚龄二十五岁,一生没单独上过街,没跟陌生男人说过话。她想,老爷总不能不要亲骨肉。最坏的结果,大概是老爷带着她和小白,男耕女织,回去种地吧?
但当大花园变成小院子,院子里的人丁越来越少时,当老爷破天荒地把她叫到外堂,让她拾起荒废多年的本事陪局时,喜宝看着一桌子男客的眼神,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命运。
她被灌了一斤白酒,不忍吵醒熟睡的小白,就在外面吐了一地,清理好自己之后,眼前发黑,没力气站起身,靠在墙边哭。
有人把她扶起来。是老爷的贴身小厮阿财。他含泪告诉她,说苏家已没救了。长毛势旺,朝廷需要军费,苏家的钱财就是罪过。老爷的脑袋多半保不住,女眷和孩子多半全得发卖为奴。
喜宝慌乱无措。
阿财又忽然跪下,说他仰慕九姨太多年,愿意带她远走高飞,不在这活棺材里陪葬。以后他会疼她,一辈子对她好。
喜宝拒绝了。她不能丢下她的小白。
阿财又说,可以带小白一道。他有相熟的船工,可以讨一艘船,带她母子逃去香港、澳门,或者随便什么小村落。男耕女织,把孩子平平安安地培养成人。
“小的虽没用,至少有一身的力气。粗茶淡饭,能让你们顿顿吃饱。”
喜宝发呆半夜,开始收拾房里细软。
她也不知自己仅剩的这些首饰衣服值多少钱,但买几十亩田,应该足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