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大清药丸 南方赤火 912 字 2022-10-18

林玉婵的眼神定在他脸上,观察他的反应。

“所以,其实你在乱葬岗救我的时候,就已经从怡和洋行不辞而别了。

“我想起来,我当时快死了,可是耳朵还听得见。我记得你说,你不打算在广州城混了,临走做件好事,给自己积点德……对了,你当时还带着褡裢。

“你今日真是代表怡和洋行,来买茶的?”

一时间空气有点安静。苏敏官靠在十字路口一根牌坊柱子上,很耐心地打量林玉婵的脸,看得她有些气恼,不甘示弱地瞪他。

许久,他才面无表情地一字字说:“你是买断的奴婢,我是你主家的顾客。阿妹,你也许不知道,只要我一句添油加醋的抱怨,你家掌柜就能把你打得全身开花。”

林玉婵心里忽地忐忑一下。他这话不知是提醒还是警告,反正总结起来大概就是,“你知道得太多了”。

“敏官少爷……”她赶紧见好就收,“她赶紧说:“我无聊,我多事,如果问到什么不该问的……”

“敏官是我的商名,不是真名。”他忽然说,“你不必这么叫。”

林玉婵惊讶:“……商名?”

“就是行商时用的名字啦。”他见她紧张,忽然轻笑出声,“你唔知啊?”

犹如春水初融,方才的一线阴霾立刻云消雾散,林玉婵不自觉地挪开视线。

心里后悔呀,还真被他吓到了,丢人。

敏官告诉她,十三行的商人,除了寻常的名、姓、号,都会另取一个朗朗上口的商名,以便和洋人打交道。

商人虽富不贵,都一心想让子孙走官宦之途,因此商名里常带个“官”字。

他的祖父商名就叫敏官,这个名字曾经在洋商中口耳相传。后来他父亲接手家业,洋商只认老牌商号,亲切地称呼这位新当家的“敏官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