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

无数百姓私底下悄悄谈论此事,全然没有发现,他们提及高高在上的朝廷官员,甚至提及圣上时,都已经没有了从前那种毕恭毕敬的惶恐。

在百姓对朝廷渐渐失去畏惧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让天下人大失所望的事。

西北蛮夷突然来袭,一夜之间攻破边城,在城镇内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本该誓死守城的驻军将领李将军却因为贪生怕死,丢下满城百姓,在亲兵的护卫下连夜奔逃回京。

将军临阵脱逃,军队群龙无首,面对有备而来又素有勇猛之名的蛮军几乎没有抵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破城而入,给满城百姓带来噩梦。

这个噩耗传出去之后,天下百姓都恨不得将那位李将军揪出来啖其血肉,以慰边城死难的百姓在天之灵。

然而皇帝却置天下的意愿于不顾,竟对李将军轻拿轻放,仅仅只罚了几个月的俸禄而已,据说因为李将军的胞妹乃是后宫宠妃,在皇帝耳边吹了枕头风。

边城被破已成定局,这时候朝廷要做的,应该是立即派遣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率领军队将其从蛮军手中再夺收回来。朝廷百官都推举在武官中素有声望,蛮夷对他也颇畏忌的周大将军挂帅。

偏偏皇帝一向疑心病重,越有声望的武臣越让他忌惮,担心周大将军拿到兵权之后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执意派遣了一位自己一手培养出来的年轻将军。

这位年轻将军空有满腹兵法,还未真正上过战场杀敌,纸上谈兵的指挥方式使得朝廷大军在蛮军面前再次不敌,不止未能夺回边城,反而再添大量伤亡。

百官再次举荐周大将军挂帅上阵,皇帝再次拒绝,竟宁愿割地赔款与蛮夷求和。听说决定求和的当日,皇帝还在早朝上痛骂百官,都是他们无用,无法提自己分忧,才让他不得不作出如此屈辱的决定。

这些本该是朝堂隐秘的细节被有心人透露出来,不知不觉也被百姓所知,天下人对皇帝的昏聩再次有了深刻了解。

接下来一段时间整个天下都不太平。

战争必带来大量消耗,求和所需的赔偿也是一笔巨大的款项,然而国库空虚,这些巨款从何处拿?当然只能增加赋税,取之于民。

百姓本就已经苦不堪言,同时各地山匪却越发猖獗,不止拦路抢劫,甚至光明正大做起打家劫舍的勾当,官府朝廷对此却睁只眼闭只眼,无所作为。

走投无路的百姓只好拿起锄头农具奋起反抗,抗的不只是匪,还有官。

全国各地出现了好几起声势浩大的民间起义,此外,还有以红山堡和青木寨为主的几群与众不同的山匪联合起来,帮助百姓驱逐山匪平定动乱,做了本该朝廷做的事,渐渐在民间积累起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