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页

程春娘惊讶:“你不会是想将锅子铺开到城东吧?那边商铺贵的要命…”

盛言楚现在不担心租赁铺子的价钱,他在乎的是客源。

今日那王氏书生的话倒提点了他,甜水巷子的锅子铺试水后反响很好,虽然有京城食客吃不惯酸汤和全鲜的锅子,但就目前来看,喜好甜食的京城人大部分都能接受他娘调制的麻辣味锅子。

在静绥开铺子的那几年,他娘根据小公寓里的火锅底料改良了好几款麻辣锅底,如今京城铺子里光辣味火锅就有好几种,其中以加了花椒粉的麻辣锅最为受欢迎。

城东学堂多,光国子监就有上千学子,总之上门吃锅子的食客不用操心。

母子俩站在后厨门口正商讨着开分店的事,这时铺子里有书生高声喊雅姑:“能否帮我们换一锅汤底?也要这鲜香麻辣味的,再多上两盘酱腌过的肉条。”

有捉襟见肘的书生舍不得再花钱,叹气道:“咱们这不是有酸汤和全鲜的锅子吗?再要费钱还吃不完。”

“可我喜欢吃这家的辣锅啊!”有人不缺钱,哽着脖子道:“大不了这顿我请就是。”

读书人最好面子,穷书生当即脸一白,他好不容易攒够了抄书的银子跟着同窗出来吃顿好的,想着待会掏银子付账的时候做一回人上人,可谁能想到同窗中途要换口味。

他、他只付得起一顿的饭钱…

盛言楚缓步走到前边柜台,程春娘也没做声,两人都想看看雅姑怎么处理。

京城的春娘锅子铺面积小,为了让食客吃快些,便没有买鸳鸯锅,除了铺子里几张能坐下吃饭的桌上有大锅,其余人都是多掏几个铜板买窑罐将锅底和烫菜带回家吃,有人举止大大咧咧的,就提着小窑罐在甜水巷里吃。

这边,雅姑也瞧出了穷书生的入不敷出,另外几个书生又催得紧,雅姑回头瞥了眼东家,见东家不插手,雅姑紧张地搓手,堆起笑脸道:“不管是酸汤还是全鲜,都是我家老夫人起早亲手熬的,这才吃了几筷子就要换一口锅子,未免浪费了些。”

有钱书生想拍桌子装阔佬,雅姑忙道:“但您几位是头回来,既口味不合,那我就帮你们换一口吧。”

穷书生一听要换,头一下耷拉了下去。

雅姑却只取了几口煮沸的小窑罐,小窑罐盖子一开,浓稠的辛辣味扑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