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离县学紧赶慢赶要走半刻钟,每每吃饱喝足他们总是会耽误晚课,为了去码头吃点好的,他们仨经常被赵教谕拎在门口训斥。
读书时期的光阴有苦有甜,如今做官后再看到这群青春洋溢的书生,盛言楚百感交集。
“也不知贵表哥的院试准备的怎么样了,还有杭云兄…”
盛允南坐在对面,轻声提醒道:“舅老爷应该六月初会来信。”
盛言楚将视线从书生们身上收回,靠着车壁休息,闻言点点头,忽道道:“记得帮我留心留心淮安府城来得信,六月春税一结束,义父应该能清闲些时日。”
漕运总督兼四府三州,上半年经手的事最为繁多,卫敬上任时又恰好是春种时节,春种要水,卫敬须得天天在外监管四府三州的河道,唯恐百姓的春种出现问题。
忙完春种,卫敬要沿水路将春税漕粮运往京城,头一年上任,卫敬须得亲力亲为,不敢马虎。
四府三州的到处跑,只为监稽收粮和督押粮船,等京城粮道盘验没问题后,卫敬才能松一口气。
盛言楚清楚卫敬上半年的艰辛,故而不去打搅卫敬,半年时间两人只通了一封平安信,如今转眼六月到来,想来卫敬可以休息一段时日,父子俩也能好好的聊一聊了。
漕运除了节制运河上下的粮食,还督管水上船帮,要么说漕运总督是内陆水上霸主呢,前些年在静绥码头和南来北往的走商闲聊,商人们无不对漕运总督心生战栗。
嘉和朝有三大油水肥差,其一就是他义父现在担任的漕运总督,再有便是盐政总督和河道官,真要说起来,盐政总督才是三大差事中最为厉害的一个位子。
嘉和朝的盐种类很多,有海盐、井盐和池盐,据盛言楚目前所知,民间盐商的财富不亚于皇商金家,老皇帝对盐的把控很严格,那些打理盐坊的盐商隔几年就要换一批人,目的是为了防止盐商和盐政总督勾结。
不过民间商户能拿到朝廷一年或者两年的盐商资格已然就很了不起,盛言楚没读书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他能成为盐商,只要能拿到贩卖官盐的身份,盛家发家指日可待。
当然了,现在他已经打消了这个念头,他觉得他有必要改一改自己的目标,不做盐商倒是可以肖想着去当盐政总督。
拍拍被马车中热气蒸红的脸颊,盛言楚暗骂自己一句痴心妄想。
他义父在朝兢兢业业为官二十多年才得以升任漕运总督,他一个毛头小子想当上盐政总督怕是要等个五十来年都未必能当上。
算了算了,他还是好好的打点眼前的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