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试第三日天还没亮堂,贡院两排的考棚烛明如昼,临近交卷,考生们身上的紧张感越发的膨胀。
最后一晚,盛言楚熬了个通宵,挑灯夜战将剩下两根蜡烛熬秃后,桌上几十张考卷终于检查完毕。
在有限的时间里,盛言楚发挥超常,仅用了两天两晚就把所有考题都写完了。
谨慎起见,他将考卷收起放进了小公寓,然后才躺倒就着晨光慢慢进入梦乡。
清晨是一天最舒服的时段,盛言楚睡得十分安稳。
太阳日影绕着贡院正中摆置的日晷落下阴影,快到正午时分,卫敬领着京官开始巡视贡院考场,见到卫敬,秀才们心莫名开始发慌,因为卫敬的到来,意味着第一场乡试马上就要结束。
巡视中,卫敬扫了眼玄武北街十一号考舍,本以为会看到义子端坐在书桌前认真的检察考卷,没想到书桌前竟空无一人。
越过书桌,卫敬看到床榻薄被里拱起一个小包,想来义子还在睡觉。
卫敬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末时就要交卷,义子这会子还没醒是怎么回事?
收回视线时,卫敬瞥到了垂在一侧被烧出窟窿的布帘,眼眸骤然一缩。
卫敬走出玄武北街没多久,盛言楚就打着哈欠醒了过来,就着木桶里的凉水洗了把脸。
彻底清醒后,盛言楚将小公寓里的考卷拿出来再次检查,但他只看很少提笔改动,因为在考卷上落笔后最好不要随意涂改,尤其像盛言楚这类冲乡试前六名的人。
乡试为了防止批阅考官认出相关考生的字迹,也为了避免批阅官贪污受贿替人谋私,故而乡试采用糊名誊录,会有专门的誊录官将所有考生的答案用正揩重新誊写一遍,然后再送至批阅官手中,从而杜绝利用字迹和暗语徇私舞弊。
糊名誊录对书法不好的秀才是一种加分项,但对于乡试前六名并没有多大作为,因为放榜后,乡试高中的前六名举子的考卷皆需拓印张贴到贡院门口的石碑上方给众人欣赏。
这是一份荣耀,但同时亦是一种公开处刑。
相传从前有位举人因为涂改的太多,卷面太差劲而被群而攻之,以至于丢了前六名出头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