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这个位置虽然不是最好的,但两扇门各自开向两个方向,一个朝北,一个朝南,将两边街道都顾及到了。

租金略贵一些,一个月三两半,程有福咬咬牙,一口气租了三个月。

一听交出去十多两药银子,程春娘有些担忧:“若这食肆开不下怎么办?这银子岂不是打了水漂?”

“开不下去咱就卖荔枝!”盛言楚都想好退路了,他家山头上的荔枝除了三月红,剩余的品种都是五月底至七月底之间成熟,那么多荔枝要卖出去当然也要租铺面,毕竟是高档水果,放集市上摆地摊肯定卖不出好价钱。

既然要卖荔枝,那就不得不买牛车。

临朔郡是南北走商周转的地方,所以有很多牲畜被留在当地贩卖,静绥县的黄牛都是从临朔郡拉来的,因离的近,价钱相比其他地方要便宜一些,即便如此,一头健壮的牛也得十八两银子。

牛的银子是盛言楚掏的,去官府留印时写的也是盛言楚的名字,因为牛在嘉和朝是算半个人头税,放在盛言楚名下最合适不过了。

眼瞅着外甥眼睛眨都不眨的从怀里掏出十八两银子,程有福眉头皱的能夹死蚊虫。

等牛的红印拿到手后,程有福大手用力的将盛言楚提了起来。

诚如程春娘之前担心的,盛言楚又被程有福按头臭骂了一顿,自此,盛言楚对赌坊二字是避之不及。

-

十五过后,程有福和乌氏赶着牛车回家去了,程菊留了下来。

程春娘白天带着程菊去绣坊做活,夜晚两人就关上门研究盛言楚买回来的火锅材料。

为了照顾到大部分人的口味,盛言楚安排了鱼骨汤,猪骨汤以及麻辣汤。

至于调制用的香料选来选去就那几种,但每种香料的分量他把关的很严,唯有这样才能配出口感好的火锅底料。

经过三人坚持不懈的实验后,程春娘对香料的掌控终于有了手感。

时间转瞬即逝,转眼间就到了六月一日,这天书院刚散了学,盛言楚就背起书箱往家赶,身后还跟了条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