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嘉和朝有吃锅子的习俗,但汤底大多是猪骨或者鱼骨熬出来的清汤,便是有干辣椒炒的锅子,味道也远远不及盛言楚手中的火锅底料诱人。

程有福做饭的能力比盛言楚要好很多,架柴将水烧开后,程有福小心翼翼的将碗里的火锅料水倒了进去。

望着明显水多底料少的锅,盛言楚叹了口气,趁着舅舅不注意往锅里又放了半块火锅底料。

不多时,锅里的水就烧开了,火锅里的红油带着数不清的香料在锅里沸腾翻滚,让程有福心疼不已的昂贵麻椒籽伴着干辣椒散发出阵阵爽辣的香气。

程有福呲溜一下嘴,举着筷子夹了一块切好的高笋片进锅,等待的过程总是漫长而又难熬,高笋片被卷进香辣的锅中时,程有福的一双眼睛恨不得跟着跳进锅里。

盛言楚看得想笑,从房梁上取下宰杀好的兔肉,建议道:“舅舅,光涮素菜未免吃的不过瘾,要吃咱就吃点荤的,这锅子鲜香麻辣,不吃肉不得劲。”

程有福连说对对对,等程春娘几人回来的时候,甥舅两人站在厨灶前已经吃了个半饱。

程菊望着锅里冒着辛辣气味的红汤,一向不馋嘴的姑娘竟舔了舔嘴皮子。

“舅娘,表姐,娘,你们也赶紧过来吃。”说话间,盛言楚又夹了一块裹了满满红油的兔肉进嘴,吃的小嘴油汪汪的。

“去桌上吃吧。”程春娘翻了一下锅灶里的柴,顺手塞了三四个红薯进去,又翻找出前不久买的火炉子,道,“这火炉子今日算是派上用场了,前些天我见市集上有卖,就买了一个,原是冬季烤火用的,夏天买它比冬季要便宜好几个铜板呢。”

乌氏笑夸程春娘会过日子,两个厨房的好把式麻利的将火炉点着,随后将火锅转移到了火炉上用小火煮着,一家人就这样坐在院子里吃起火锅来。

吃火锅就是要人多才好,人一多吃的才热闹。

乌氏这回来不仅仅带了胭脂萝卜和小鱼干,还摘了很多时蔬。

茭白、红薯叶、菊花脑、蕹菜都是时令菜,新鲜脆嫩,放锅里七上八下的汆烫后就捞出来吃掉,既能保持时蔬的营养,还能给味蕾添一些火辣的滋味。

锅子烧得咕噜咕噜直叫,香味从小院子中飘出绵延至四周,隔壁主家妇人嗅了嗅,站着墙根便笑问程春娘:“秀才娘,今日你家中可是来了客人?吃什么好东西呢,我隔着墙都闻到了。”

妇人姓桂,家中男人从前倒卖古董转了一笔银子,后来朝廷下令不准做了,男人便收手在静绥买了宅院当起了闲散老爷。靠着从前的发家银子一家人过的相当殷实,只不过前些年男人不幸得病死了,桂家才渐渐衰败下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着城中几处出租的宅院和田地,桂家过得依旧有滋有味。

“桂嫂子,”程春娘站起来喊了一声,“不是旁人,来的是我大哥一家人,正巧我儿休沐在家,一家人便煮了锅子吃,桂嫂子,要不你也来吃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