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
皇上手指着熊儿子,手指头都在发抖。奈何保康心里不舒坦,就是要气他。
“既然汗阿玛发了诏书,六礼走完,就剩大婚。那石家姑娘就是太子妃,至少是二皇子福晋。夫妻,夫妻,二嫂在家里守孝,在家里照顾父亲和祖父,太子哥哥在家里生了长子……”
“噜噜噜——”保康冲他汗阿玛伸舌头做鬼脸,拔腿就跑。
皇上气得面色铁青。
问题是,他也觉得,熊儿子说的话,好像有那么一咪咪道理。
当然,皇上心里的那么一点点道理,不是什么“夫妻一体”,更不是什么“男子在婚前有了其他女子,会天然地和这个女子亲近,疏远后面的正妻”等等。
太子妃作为正妻,有名分有地位,那么就不能站着“宠爱”。其他的女子们集体分摊这份“宠爱”正好,既不突出,也不显得男子“宠妾灭妻”,也是为了家事“安稳”防止妻子权势过大的方法之一。
这没错儿。
皇上当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皇上教育出来的太子也是。
皇上就是觉得,“二嫂在家里守孝,在家里照顾父亲和祖父,太子哥哥在家里生了长子……”不大符合汉家人的礼仪要求,对太子一贯竖立起来的形象不大好。
当然,这只是一点点小道理,不足为虑。对比一个皇孙出生的喜悦,实在不足为虑。
皇上自觉想通,开始烦恼熊儿子对于侍妾和侧福晋的抗拒。
皇上抬起手腕,看看大清最新制造出来的“腕表”——大清自己凭借自己的技艺研制出来的“腕表”,又笑。
十一点五分,差不多午休时间,估计熊儿子去了养性斋看书,他就决定晚膳结束后,和皇后好好谈一谈这个事儿。
下午一点,皇后娘娘午休醒来梳洗,听大宫女璇玑说,皇上和保康都来坤宁宫用晚膳,还有其他的皇子公主们一起,笑着摇头。
“御膳房的菜都送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