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红日在天边没下最后一道金边,终于有了动静。
贺嬷嬷一边喊着一边从院里小跑着进了卧房,“王妃!回来了回来了!”
将贺嬷嬷面上难掩的喜意收入眼中,薛妙心头提了半日的巨石刹时落地,她呼出一口气,整个人肉眼可见的松快了许多,正要请贺嬷嬷叫常旭来,问问今日的情形,便听一阵甲胄碰撞的声音。
常旭大步从院外走了进来,他并不往内室走,远远的停在屏风外,道:“属下幸不辱使命,行宫之围已解,一个时辰前,陛下已昭告天下,太子重回东宫储君之位。”
他顿了顿,低头抱拳朝着薛妙行了个郑重其事的礼,紧接着道:“还要谢过王妃,发觉此事的端倪,命人给属下送信,否则今日无论是行宫还是鹿幽台都要出大事。”
他当时已到行宫脚下,若非王妃命人疾驰追来,将黎贵妃与叱力阿绰之间或有来往之事告知他,他恐怕来不及射出那支羽箭,替皇帝拦下冷箭。
即便他侥幸早到一步,发觉不对,救下了皇帝,没有王妃的提醒,太子那边没有提前设防,定会深陷围杀之中,到时太子身受重伤,难以亲率京畿驻军赶到行宫,皇帝那封重立太子的诏书又不知要何时才能颁下。
如此一来,王爷的计划被打乱,又要耗费许多心力再做谋划。
行完这一礼,常旭后退半步,单膝触地,再次行了个大礼,一字一句铿锵有力道:“属下在这里,替大周平庶百姓谢王妃的聪敏洞察!”
方才那一谢,是替秦王府这一回出去做事的侍卫们,这一谢,是为天下百姓。
若非王妃洞察端倪,真让叱力阿绰等西胡人阴谋得逞,皇帝太子先后遇刺,到时帝位空置,西胡大军压境,内外困顿,大周江山必陷入风雨飘摇中。
王妃这一回,寥寥两句话,堪称于微末之处力挽狂澜。
薛妙侧坐着半受了常旭的大礼,当时情况危急,她实则没有想什么黎民百姓天下江山,她只是不让楚烜的心力白费。
贺嬷嬷在一旁看着,面露欣慰之色,视线在薛妙身上顿了顿,又移到楚烜身上,看这一对的小夫妻,心道,这天底下再找不到如王妃这般与王爷顶顶般配的女子了。
她含笑正要开口,忽地目光一顿,急急向前走了两步,嘴里道:“王妃快看!王爷的手动了!”
薛妙站起身扑到床边,屏息小心翼翼地望向楚烜放在身侧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