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页

二舅妈那边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英子帮着收钱,让二舅妈专心烙卷饼。

早市到了七点多就基本上散市了,甫秀花的豆芽已经卖光了,二舅妈那边的面也早卖完了,英子帮着收拾收拾,三个人往回走。

做生意的好处就是见到了钱大家都开心,坏处是见不到钱大家都不开心。

今天这三个人“开张大吉”,“唉呀妈啊,累死我了。”二舅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咱们县城里出摊的也没这么累啊。”

“市里人多,在外面吃早餐的人也多。”英子回答道,在她看来今天的开门根本称不上大吉,这边终究是偏了点,早市上的人消费能力和素质都远不如她常去的早市。

未来发展的上限是很明显的,不过谁能看得清呢,这边在建的小区不少,以后会慢慢繁华起来,早市规模也会扩大也说不定。

甫秀花很兴奋地算起了成本和价格,去掉交学费的那些,豆芽可以说是三倍利润。

“冬天的话豆芽还更贵些。”只不过人工成本也贵啊,也就是自己卖人工成本算进了收益里。

“原来是这样啊,难怪你能攒够大学学费。”甫秀花一直在算呢,英子怎么能攒够大学学费,当保姆一个月工资是多少之类的。

“我卖豆芽的时候生了场病,没攒太多钱,城里生活啥都贵,尤其是看病贵。”

“可不是咋地,家宝去年得了场肺炎,一千多块钱没了,后期还是在小诊所点滴的呢。”甫秀花说道,“就是那回看病有个大夫说你爸能手术,腰那里加块钢板还是啥的,能恢复正常走路,可手术费贵啊,在市里做最少得两万还得人家有床位。”

“两万就两万呗,兆秋这都瘸多少年了。”王老美说道,“你家两万块钱都拿不出来?”

“我家这些年花销也大啊,家宝换了人工耳蜗,我们搬家到市里,开门就得花钱,超市别看挣得多,房租也贵……”

“我听说有新农合。”英子说道。

“阳历年的时候我替你爸和家宝把新农合交上了,可人家说了,新农合在镇上报销最多,县里报销得少,要是上省城的医院报销得更少!再说了得自己先垫钱,能报销多少得听人家的。”

“没有新农合的时候,该做手术还不是得做?钱哪有命重要?”王老美说道,“我说,你可别为了省钱让老韩家人埋怨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