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页

这?片酸果林不小少说也有几十颗果树,树上果实累累,要只是摘,一会就能满篓,不过沈卫民挑剔,只捡个头大、颜色鲜亮的,再加上动作慢腾腾的,费了不少功夫才满篓。

满篓之后,沈卫民抹了一把眉头的汗,站在原地歇气,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满足。这?大概就是农民伯伯丰收时候的心情了,只是看着这?满满一大筐的劳动果实,就心生喜悦。

缓过劲儿来,沈卫民把大半果子扔进空间,只留个篓底,开始往家走。

沈卫民要这?些果子不为别的,直接卖肯定卖不出去,这?玩意能酸倒牙,谁能买?所以他要加工一下。这?个年代很流行?的糖水罐头,他试着用这些果子做一做,要是味道可行,他就去公社试着零售。要是

不可行,那就不可行吧,顶多就是费些糖。

小事情!小沈同?志莫名自信。

不过看他只捡了一筐果就知道事情没想象中这么简单,虽然嘴上说这事不可能不成,但还是有很?大可能会翻车,所以得悠着来。

沈卫民顺着山坡往家走,离老远都能看见沈家院里厨房炊烟。这?个点应该是沈大妮在忙早饭,现在除了掌勺炒菜,煮稀饭、馏馍馍、切个咸菜、凉拌野菜,简单的早晚饭都是她的活。

又走几步,从他的角度正好能看到沈家院的整个布局。沈家院子不是正南正北,而是依着池山走势而建,西北东南。两亩的宅基地,横长竖短,不过也差不了多少,建着大大小小十间屋,是这十多年陆续修建而成的。

堂屋三间。两间是李招娣进门前是修的,当时沈爹刚退下来,为了再娶儿媳妇,沈爷沈奶出钱出力给二儿子盖了两间砖瓦屋。李招娣进门后,觉得丫头和小子住一个屋不像话,就接了东间,让两个姑娘住。

四间西屋,都往西错出不少,房间很深。这?是沈大柱相看媳妇时候修的,先是兄弟几个混住,后来重新修葺给沈大柱沈二柱兄弟俩做了婚房,到现在还住着。

东屋紧挨着堂屋,是去年春天推倒杂物棚修的,也是两间,这?是给沈卫民娶媳妇预备的,因此只沈卫民一个人住着。沈卫民在学校的时候,东屋就上锁,钥匙在李招娣手中攥着,不经过允许谁也住不进去。

别个有意见也没用,老大老二都有,没道理老小没有。李招娣不是那种虐待前面儿子的后娘,但是该她儿子有的,一个子儿都不能少。不过到底还是吃亏了,这?建屋的大部分钱都是李卫国这些年陆陆续续寄家里来的,不过一家子住着,总有分不清的时候。

东屋旁边是挑黄泥厨屋,南墙处是存放杂物的茅草棚。除此外还有个大院子,后面当自留地,种花生,葵花籽,红薯什么的图吃个方便。前院一颗枣树,已经有半抱粗,现在挂满了青色的枣。

虽然不规整,有些杂乱,却也能看得出来这是典型的四合布局。抬头再看烟囱上炊烟袅袅,一派祥和宁静。

沈卫民心里舒坦背着背篓往山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