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铎问:“这么大一座山,里边有人么?”

“有。”虞知鸿回答,“山中村落无数,百姓以打猎为生。”

顾铎一直觉得打猎好玩,听得眼睛一亮,很是向往。

虞知鸿继续讲:“中原的百姓,无论耕种还是经商,耕耘皆有所得;偶遇灾年,也有朝廷放粮。北境百姓不同,虽是大齐子民,却要和十七部落一样靠天吃饭。”

顾铎奇怪道:“朝廷为什么不给北境放粮?”

“灾年也放。但平常运气不好,一连几天打不着猎物的,便难以顾及。朝廷亦有顾虑——”虞知鸿拍了拍顾铎的肩膀,示意走不动了,稍作歇息,“管得太多,以南方税收贴补北境,朝廷要亏空;管得太少,难保百姓生计,又可能出现第二个十七部落。”

顾铎想把话听囫囵,等虞知鸿说完,没让他坐下,而是背了起来:“管不管都不行,那怎么办?你是不是腿又疼了,你别走了,我背得动。”

虞知鸿心说断骨之伤哪有不疼的,不想顾铎担心,只说:“还好。”

而后他又说回北方:“通商,北方的山参和兽皮,在南方千金难求。倘若南北通商,以此换取南方的瓜果菜蔬,大齐北境乃至十七部落都能受益。吃穿不愁,自然就没人想打仗了。”

顾铎问:“那怎么不通……哦,北越关太高了,没法过来。”

虞知鸿道:“正是。若非在北越关里炸出一条山路,唯有军用辎重车能载货翻过山岭。炸山太难,生产辎重车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得先用于军队武器,没有这个余量。”

顾铎遂认认真真愁起来了北地民生,俨然比户部的酒囊饭袋还上心。他愁了整个下午,话都变少了。

虞知鸿改说民风民俗和各地美食,隔三两句,顾铎一定问:“这个能卖到阳东城么?”

虞知鸿啼笑皆非:“荔枝易变质,须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保鲜,除去宫廷,只有极少富商能承担这份花销。大多在当地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