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页

小吏接过朱长顺递过来的几张纸,见上面写着他们来自兴陵朱家村,便仔细核对了一遍,又数了人数,皱眉说道:“怎么这人数还是不对?朱里正,你们村里到底出来了多少人?”

人数当然是不对的,因为宋家的人也在其中。

朱长顺见小吏不悦,情急之下便偷偷给小吏手中塞了一块碎银子,低声说道:“另外一家是我自家亲戚,还请官爷行个方便——”

他知道宋家村早已被洪水冲毁,宋家人是直接出来逃荒的,哪来的路引?

为了能进城,他只好壮着胆子塞银子了。

小吏一个不防备,被朱长顺在手里塞了个东西,待看清是什么不禁恼火起来。

“你这是干什么?亏你还是个里正,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小吏顿时沉了脸,直接把银子丢回给朱长顺。

朱长顺面色尴尬,只好低了头被小吏训斥了几句。

小吏见他不还嘴,任由自己骂,反倒没了脾气,责备了一会儿也就罢了。

兴陵□□,看他们一行人应该是吃了不少苦头,能逃出命来就不错了,他又何必再刻薄人家?

因此小吏放缓了语气,说道:“朱里正,你应该也知道兴陵□□的事,如今昌高已经封了城,决不许兴陵那边的人过来的,我们县太爷大人清正廉明,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大清官。若是我放你们进了城,只怕这个差事我也不必做了!”

小吏把路引还给朱里正,说道:“即便你们朱家村这些人有路引,也是不能进县城的,你要是愿意留下,就去那边找马主簿,按照逃荒百姓的待遇安置在城外。”

朱里正一开始听他疾言厉色地训斥,接着又说他们不能进县城,心里早已灰了大半,最后听说可以将他们一样按照逃荒百姓安置,顿时大喜过望。

“多谢官爷,多谢官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