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

“这是巧菡吧,”方夫人和彭氏提到了她,彭氏笑眯眯地说,“好个标致女孩儿,过来我这边些。”

方巧菡连忙站了起来,看一眼方夫人的脸色,朝彭氏走了几步,端正一福礼:“见过大奶奶。”

“快起来。”彭氏拉着方巧菡的手,把她好一通打量,一连赞叹了数声,“出落得好个模样儿。当初我见你的时候,你还只有这么大!”两只手比划成婴儿的样子。

方巧菡低着头笑。彭氏这口气,完全是个方家的故旧。她这样已经很不错了,算是个不计较的知礼长辈。恐怕现在方老爷背信弃义的事已传遍了,彭氏今日上门,也能让众人心里有数,秦家不会与方家交恶。那么,她们今后的日子便不会难过。唉,方老爷决定退亲的时候,到底是怎么想的呀?

彭氏又问方巧菡会些什么,读过多少书,方巧菡乖乖地答了。彭氏听说她识不少字,就笑道,她的女儿珞萍七岁了,打算也叫孩子读书,村里的私塾只能男孩儿去的,秦正轩正和里长商量,要凑份子建个女学。

“……巧菡,到时候你也过去读书,好不好?刚好跟珞萍做个伴儿。”

方巧菡笑着摇头:“多谢大奶奶费心啦。哥哥一准去读书的,巧菡还要在家陪母亲,做做针线家务什么的。”她哪需要读书啊,她现在天天想的就是怎么赚钱养家,把日子过起来。

方夫人听了连忙道:“看我这糊涂。昨日多蒙秦二爷慷慨出手,救了一双儿女,我还没让孩子们给二爷磕头呢,不如这就让大奶奶代了。”便赶紧让徐氏去把方书毅喊来。

两个孩子齐刷刷跪下磕头。彭氏见了方书毅,孩子长得眉清目秀的,更是欢喜,就说起读私塾的事,“那私塾是里长家里设的,请的先生也不错,每年束脩八两。毅哥儿要去念书,回头我叫人去跟他们家说一声。”

“哥哥,快谢过秦大奶奶。”方巧菡听了,不待方夫人开口,急忙拉着方书毅再次磕头。

“哟,免礼免礼。”彭氏笑得更开怀,“客气什么,以后咱们就是乡亲了。”

方巧菡笑得眉眼弯弯。真是无比感谢秦正轩这位长嫂,来这一趟,可解决了哥哥的就学大事啊。

……

京城,佟府。

散衙之后,国子监祭酒佟维毓回到了家里,夫人白氏服侍他更衣时,念叨起一件被他搁置许久的事。

“今日出去赴宴,几位夫人说起来,有人就提到老三。我约莫记得老爷跟我说过,好像给老三找了个人家,据说女孩儿是书香门第出身,只不过小了点。可惜后来老爷紧急奉命去了外省,大大小小的一摊子事儿要布置,我慌做一团,倒把这事撂到脑后。今儿下午回来,孙姨娘哭天抹泪的找我,说老三又吐血了,我才想起来那桩事,老爷您看,那门亲,究竟定下来了没有?若是已经交换了庚帖,不如……冲一冲,也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