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页

诱师入怀 云翮 1097 字 2022-10-14

那时舞弊案还没有发生,上苏家说亲的人快要踏破门槛,苏世诚心气儿高不想与官僚为伍,苏夫人又是个有门第观念的人,无论是赵琳琅还是陆暄,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内。

当然,那会儿陆暄也没想过要上门提亲,魏王府当时的境遇,注定了他无法像寻常人家一样,大大方方地去争取那个姑娘。

可赵琳琅是害怕的。

他知道自己的出身和家境,跟京城那些贵族公子没有丝毫的可比性,若是陆暄这样的权贵子弟耐不住出面,兴许苏世诚会因顶不住对方身为地位带来的压力,而同意了这门亲事。

赵琳琅不能等。

他当时年少,不懂情为何物,只知道自己不能够眼睁睁看着那个清雅脱俗的姑娘嫁给别人,所以才会有后来发生的一切。

赵琳琅从来都知,苏婵嫁他是迫于无奈,加上,她本也是个不为俗世所绊的人,心中没什么情爱,与他父亲一样是个性情寡淡之人,待他好也仅仅是因为感念着那一份所谓的“恩情”。

因而当苏婵知晓舞弊案与他有关之后,那唯一牵绊她留在赵家的情感便随之崩塌,她毅然决然地要走,留也留不住。

赵琳琅害怕极了,害怕自己会失去她。

因而当发现,苏婵离家出走的那段时日竟然是与陆暄的人在一起,那一份恐惧将他吞噬,半点残骸都不剩的。

可在此之前,赵琳琅问过陆暄的,他问他是否喜欢苏婵,陆暄却不认。

后来朝堂上苏婵护他于水火,京中也不免有些流言蜚语,赵琳琅又去问陆暄,他还是避而不答。

直到很多年后,苏婵走了。

她葬身火海的那一日也是肖皇后的忌日,陆暄正在皇陵,没能赶回,后来他不眠不休地奔波回京,操办了丧仪,亲自为苏婵选了一处风水宝地将她安葬。

安顿好那一切后,陆暄才来到狱中。

苏婵走的时候是初秋,而彼时已经是寒冬,陆暄穿了一身玄色的衣袍,逆光站在牢房门口,全程都不曾看过赵琳琅一眼的,淡声判了他的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