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揭露真相,是讨论问题,也是一种证明。
证明他预判的绝对正确性、无限真实性,展示他作为叙事者的本能:他只是遵从内心而已。
这种探讨人性的思路手法其实不稀奇,前有古人,后有来者。
但《少年黎淮》把黎淮刻画得过于鲜活,鲜活得那些不应被人知的私密细节简直像黎堂原创。
宁予年看的时候也疑惑过黎堂在现实中,如何得知少年黎淮视角的事。
显然当年有跟他同样好奇的人,于是播出的过程中就有了采访。
黎堂毫不吝啬分享了自己的“办法”:
-“学会跟不同的人聊天获取信息,也是创作者很重要的基本素质。我跟黎淮学校的老师聊,跟他同学聊,也跟他自己聊。”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黎堂无疑“脚踏实地”地伟大着的,但从黎淮的角度换位思考,这已经窒息到近乎羞辱。
没人知道黎堂用了什么办法让他嘴里这些跟他“聊天”的人开口,但同样没人质疑他办不到。
当黎堂把自己放在创作者对故事掌控的“神明”位置,一切都开始理所当然。
在上帝视角面前,黎淮当然没,也当然逃不出可预知。
这种毛骨悚然的引人入胜,可能就是黎堂的风格。
黎淮自然也有“风格”。
只是或许因为性格、因为血缘,他的“风格”跟黎堂一脉相承,就算不署名,头上也笼罩着黎堂的阴影。
肖后来不再让他写东西的第一点原因就是这个,辨识度太高,过于招摇。
而第二点,是肖真的不希望他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
他作为黎堂的关门大弟子,自然也和无数人一样曾经对黎堂作品里天神般精准的预判顶礼膜拜,却忘了创作本身就是一个深挖洞、自我深剖的过程。
他不想黎淮复刻黎堂的老路,走火入了魔。
黎淮垂眸看回平板上一篇篇报道,就像很多创作者都曾经说过的那样:“我们就算谎话连篇,对故事,讲的也一定是真话。”
何况他除了名字,在其他时候根本不说假话。
整个“黎堂之死”的后续,是所有人都对黎淮是定|时|炸|弹达成了共识。
即,就算人不是他杀的,长大以后也极有可能跟剧里演的一样,演化出反社会、精神变态倾向。
哪怕防患于未然也该时刻公开他的近况,接受大众监督。
所以不论当年的真相是什么,唯一能确定的,就是黎淮从此失去了他的名字。
那天晚上以后,他再也没法告诉别人他是谁,他叫什么。
至于那些原本知道、认识的……
肖只庆幸当时国内互联网起步还没多少年,想藏不是完全藏不住。
宁予年得出一个结论说:“你觉得你跟你爸一样。”
黎淮:“至少从我们写出的东西来看是一样的。”
“那你觉得我跟宁虞也一样吗?”
“至少从你们达到目的的行事习惯来看一样。”
包装自己,操纵情绪,没有羞耻、怜悯心。
宁予年想说不是。
尽管他承认他对钟亦所做,是想钟亦“露出马脚”他好反客为主。
但黎淮已经把手里的平板扥到桌面,重新上床躺回被子:“我不用非把什么都搞清,想不通就想不通,以后也不会对你发脾气了。”
写故事的都知道,每个有根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任何东西。
不少作品只看得到情景,看不到人,区别也是在这。
人物内核跟人物的关系就像太阳和光,由点至面,一切言行举止都高度受内核统一,是塑造人物,创造艺术典型形象的重中之重。
所以对黎淮来说,搞不明白宁予年的行事逻辑,就等于还没找准宁予年的内核。
这绝对是飞机偏航、高铁脱轨级别的重大安全事故——也是他生气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