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对于未来的学生来说,怕是已经司空见惯了吧?
天亦熟练地鼓励他们,这或许是穿越未来常见的心理问题,尤其是这种看得越远的人物,对未来的期望也越高。
设想一下,如果让他突然间穿到星际时代,去给那边的学生当教师,在不知道自己以后会有什么成就时,突然被赋予这般高的期望,他也会惶恐。
不过,你们可都是在浩荡的历史长河中留下过耀眼痕迹的名人啊,要对自己有信心嘛。
“您可以先看看,如果觉得自己有哪处不懂可以与我讨论讨论,或者想要什么资料尽可与我说,都是教的基础内容,您可以胜任的。”
徐光启的宿舍。
他怀着忐忑又激动的心情翻开了天亦给他的地理教科书,初中至高中的都有,一旁还堆了几期《华夏国家地理杂志》帮忙扩充知识面。
初中的地理课本的确非常基础,虽然此时的他尚未参与编译《崇祯历书》,但不代表他没有看过相关的地理文献。
那时的书本比这教科书上解释的要晦涩许多,加上语言不一样,他理解起来也不如看现在的课本这么轻松。
他的记忆与逻辑能力都不错,且本就有不错的基础,这自然地理的部分,他翻阅与理解起来非常快。
只是把自己以前的知识换了个说辞罢了,只消一晚,这部分的知识他已水到渠成般的理解无误了。
人文地理的部分与之对比却很惨淡了。
实践才能出真知,学生们懂得人文肯定比他这个外来人要懂得多,没课的时候,他会自己申请多去走走。
即使换了朝代,这也是自己的国家啊。
教化隧道具有很强的洗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