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问什么来着,不重要了,再见。
急着回去干嘛,那还用说吗?
商量要干什么,怎么写计划书,还有,该怎么在公司好好表现。
黄灵很快发现,公司的风气变了,她原以为出了这种事,又因为她的原因开除了这么多人,这些人在公司总有关系不错的同事,肯定很多人对她心存怨怼。没想到,她从一进办公楼开始,遇到的人,无一不是笑脸相迎。
特别是最早那一批,对她有意见的老员工,昨天晚上还听说在替开除的人打抱不平,今天却来她的办公室,要跟她冰释前嫌。
幸好现在没有网络小说,否则她肯定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摸不着头脑的黄灵,直觉肯定跟舒雨有关,干脆敲开总经理的大门。
“你来的正好,我让艾玛给我在美国找了几个学管理的人才,愿意回国工作,你也来看看这批人的履历。”
八十年代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工作几年后,总有明眼人看到中国的发展愿意回国,也有因为家庭原因,想回国的。舒雨让艾玛登报,好歹是美资企业招人,即能回到家乡工作,又能拿到美国的薪水,对特定的人群,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黄灵看完履历称赞道:“要是这些人能来公司,肯定是好事,就怕咱们的庙小。”
也就是她了,会直接说公司庙小。
舒雨也不介意,“咱们可是高薪聘请,诚意十足,公司需要扩大规模,以后可能全国都得设直营店,不启用管理人才,这一摊事是玩不转的。”
公司的内耗,新旧交替的矛盾,已经日渐明显,她必须将公司的内务梳理好,才能应对未来的扩张,否则未来扩张的有多快,就会死的有多快。这是无数事实带来的教训,她一个赶鸭子上架的管理者,必须重视前人的经验,更要想尽一切办法规避。
“对了,公司的同事有些奇怪,是不是你昨天让贺元春给他们传了什么话?”这是黄灵唯一能想到的原因。
舒雨笑笑,说了一下自己的构思,黄灵仔细想了想,“需要我做什么?”
“招聘会计人员,能够独挡一面的那一种,最好都是大学生,不少于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