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会想到市场化?”
“你跟姚厂长都学了些什么?”
两个问的问题看似不一样,其实都表达了同一个疑问,他怎么会想到市场化这件事的。
“你们等一下,姚厂长又是什么人?”路英发现一个自己不认识的人,两个孩子却都认识,这又是怎么回事?
路英听完姚厂长的来历,也不由得唏嘘不已。
路晁明显知道的更多,“他当年采购的事被中断,国内另一家化工厂采购了日本的设备。他回去之后和厂长的矛盾越来越深,几乎无法共事,最近被调到现在这家乐辰化工厂当厂长。”
调到京城,从副厂长到厂长,绝对是高升。但若是一家已经半停产的工厂,那基本可以算作上当受骗,被人害了。
“他想在工厂里搞承包责任制。”路晁一句话解开他会提出市场化的原因。
路英抚掌道:“这位姚厂长,果真是个人物。”
八十年代就有承包责任制,主要是针对开工不足,职工发不出工资的工厂企业。企业还是归属于国营性质,但由职工提出承包,制定合同,和政府谈妥条件,简单说叫作自负盈亏。
虽然承包责任制提出来好几年,但真正敢这么做的人,仍然是极少数。现在主要是乡镇企业这么干的多,造就了未来人数众多的农民企业家。
舒雨也暗暗咋舌,比起承包一家国有企业,她宁愿从头开始,慢慢做大。不是不知道承包国营企业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还可以解决最重要的熟练劳动力的问题。
但是国营企业内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历史遗留的各种问题,以及退休员工的退休工资,报销医药费,解决住房问题等等,全都是让人头痛的问题。
也导致敢于这么做的,基本都是领导干部,有管理工作的底子,熟悉内部问题,一旦自己再有雄心壮志,和正确的方向,很容易带领大家起飞。
当然这中间也会有侵吞国有资产,内外勾结的败类,但任何制度,都不可能挡住存心破坏制度的人。只看到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就不行动,那就永远不会进步。
虽然很欣赏姚厂长的能力,但路英并不希望儿子也掺和到这些事里。身为母亲,哪怕她自己现在也算是商界女强人,成功的生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