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市场化呢?”路晁想到化工厂里发生的一切,忍不住按图索骥,觉得完全可以用一个套路嘛。
“市场化?”路英气乐了,“她那是学校里的,嗯……”
真的不可以吗?她转而朝舒雨看过去。
舒雨很意外的看着路晁,忽然眉头一松,笑了。
“确实是个不一样的思路,大家帮我再捋捋。”能不能市场化,怎么市场化,她需要一个足够细致的章程。否则,怎么跟学生会掰腕子。
“首先是能不能的问题。”路英看了一眼儿子,也很意外他会这么说。
在场两个做生意的人,偏叫他这个在工厂实习的理工男提出来,她到底该觉得没面子,还是该觉得骄傲啊,这孩子,真叫人不省心。
“启动资金是丘兰提供的,没有花过学校一分钱,但用了学校的场地。”舒雨顺着路英的话说下去。
当然,你按后世的思维习惯,那肯定是可以,但什么年代就得按什么年代的规矩来办。
“该还的器材,该还的人情,都还了。”都是她亲自去办的,比如对他们帮助最大的管父,所送的镜头是她自己花的钱。反正国外的电器便宜,许然帮他们随手划拉一部分,随着生产线一块运过来。
彩电冰箱洗衣机,还有舒雨要求的单反相机,帮他们办事的人,随手配了几个镜头。除了替工作室买的相机,舒雨自己也留了一台,当然还包括那些镜头。
送给管父的,就是众多镜头中的一个,值不值钱,值多少钱,舒雨真不知道。她只是试了一下,发现有一个镜头玩不转,大约是她不够专业的原因。换而言之,肯定适合专业人士,所以才成为送给管父的礼物。
“那么丘兰怎么想呢?”这里头的关键人物是丘兰,路英提醒她道。
舒雨也不敢肯定,如果是平时,她肯定站在自己这一边。但和学生会对上,她有没有那个胆量,舒雨不能替她作主。
路英和舒雨探讨一番,发现里头的变数太多,干脆从长计议,等舒雨把关系梳理清楚再说。
两个人商量完,一起扭头去看路晁,路晁被盯的有点慌张,又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