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页

但《逆光》并没有宣传全然的灾难,生与死之间有一个人站着,在光芒中极其显眼。

如同秦书意摄影时的侧重点,人们会先注意到那双眼睛。

像一株脆弱幼嫩的芽从瓦砾中钻出,在阳光下舒展,在一片废墟中能看见它未来的影子,它一定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庞大的树冠可以为人们遮住烈日刺目的光,送来一阵驱散阴霾的清风。

无数个国家的人为它震惊,他们震惊于惨烈的情景,震惊于逆行的医者,在社交平台上纷纷自发为达斯贝市祈祷,为死者点上了哀悼的蜡烛。

疾病消失,每个生活在那片灼热土地上的人们能活下来,死亡不再出现,病毒不再带走脆弱的生命。

这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

埃博拉的名字随着照片的迅速传播,终于让更多人得以知晓,在光所不能见的地方,有一批人将自己变成光去点亮黑暗。

民间慈善组织也开始号召:“我们能为他们做什么?”,发起捐送药品和钱款的倡议,越来越多的人做出力所能及的奉献。

南穗所在的达斯贝市立医院收到了许多来自各方的支援,医疗设备齐全了很多,终于不用看着检测试剂盒一天天减少,总是狠不下心去多用几个。

但南穗没有想到,会有一个更大的惊喜等着她。

国内一直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实验室,但无法取得相关样品,进展一直不温不火,项目几次险些因资金链断裂彻底暂停。其他国家的实验室也差不多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