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总归是在所有人眼里,崔书宁的这一举止都不怎么正常。

沈砚不在乎旁人异样的眼光,但他特别不喜欢这些人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来看崔书宁,于是一记凌厉的眼波横扫过去……

不远处议论的最是热闹的几个人都像是被刀子扎了一下,声音立刻就小了。

崔书宁带着他上了马车,回落脚的客栈。

马车上沈砚才忍不住提醒他:“每个农户人家的劳作能力都有限,你那么多是田产分租出去会很麻烦,一家家的签租赁契约就得花费很多的人力和时间。而且……人的品行也都是良莠不齐的,人数一多,里面总会有些偷奸耍滑闹事儿的,你人又不能一直在这坐镇,如果真乱起来怕是没法收场。”

银子的事儿不算事儿,任何情况和场合之下最难操纵控制的就是人心。

崔书宁莞尔:“有人会偷奸耍滑是因为觉得做得好与不好,他们都不可能得到更多的利益。是,有些人的品行和人心都不可靠,但是利益却是永远可靠的。”

沈砚不解其意:“怎么说?”

崔书宁道:“现在一般地主和佃农之间的租赁模式都是三七分账,而佃农所得的三成里还要自行负担赋税的部分,并且为了保底,在订立契约之处佃农方面还要付给部分租金。这种分配模式下,佃农就是再辛苦,一年下来一般的人家能维持个温饱就不错了。的确有一份人是品行有问题,但大部分人却是被生活压迫出了逆反心态的,我还是愿意相信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心存善念的老实人的。适当满足一下他们的生活需求,让勤勤恳恳的百姓都能看到希望,应该还是有可能建立出一层稳定的能各取所需的供求关系的吧?”

没穿越之前没关注过这些事,自从崔书宁打上置地囤粮的算盘之后,就必须要了解整个市场,结果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怪不得旧社会农民那么痛恨地主老财呢,这个三七分真的是绝了!

这时代又没啥机械化代替人力,加上天灾人祸和土地优劣程度不同……一个农民兄弟辛辛苦苦劳动一年,最后到手的粮食就只有实际产出的一两成?这能吃饱饭?

不反抗都不科学!

崔书宁并不是神,她也没那么大的心去改造这整个时代,而她置办土地的初衷也不是为了帮谁,纯粹是想给自己多开辟出一条后路来。

她需要大面积的置地囤粮,就必须有个可控性强的策略支持,所以琢磨了这小一年时间了,大概才有了这么点儿想法。

整个镇子上的人都在等着看这个富小姐要拿这些田地怎么办,结果隔日就看到了农庄贴出来的告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