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昨日说好的叔公家借了辆骡车,两人便往县城里去。买了猪肉,补了活鸡,并几袋蒸馒头的细白面,以及香料、配菜等,满满一骡车,这才往回赶。
赶回村里时,天才刚亮。
韶音家里的蔬菜、鸡蛋、米面等被拿去别家做饭菜了,家里只一口锅,可远远不够用。昨日韶音便跟几个勤劳、手艺不错、红白事都会请的婶子说好了,帮忙一起做宴席。
案板被剁得咚咚响,安儿被吵醒了。而村子里的其他孩子也醒了,都知道今天有宴席要吃,兴奋得不得了,跑来喊安儿。
“快起来,我们去玩。”
安儿被哥哥姐姐们叫走了困意,穿了衣裳和鞋子,跟他们往外去了。小花姐姐习惯照顾自家弟妹了,都没怎么用他动手,就帮他穿好了衣裳和鞋子。
饭菜的香气很快飘出来。
炖鸡的香气,蒸馒头的香气,炒肉的香气,还有青菜、凉菜的香气等,混杂在一起,充斥了整个村子。
孩子们兴奋极了,嗷嗷叫着,从村东头跑到西头,又从南头跑到北头。
快到饭点时,被长辈们叫住了:“去,把桌子板凳搬出来。”
谁家也坐不开,那就不在屋里坐,把宴席摆在村里,大家在屋外吃。
孩子们很乐意干这个,抬桌子的抬桌子,搬板凳的搬板凳,脑筋聪明一点的便跟着分筷子。
这份宴席整治得很体面,花了韶音快二十两银子。一桌一只鸡,一桌一条鱼,一桌一只肘子,另外热菜、凉菜、汤品都有,馒头管够。
男女老少都吃得很满足。
顾亭远跟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长辈坐一桌,还喝了点酒。这次不能推拒,也不能悄悄吐了,得实实在在地喝。
一边喝,一边说话。
村里出了个秀才公,说出去是非常长脸的事,长辈们一边畅想他的前程,一边嘱咐他官场上的事。谁也没做过官,只凭着想象来叮嘱他。又说别忘了乡里乡亲,以及自家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