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主理人和学社元老纷纷迈入社会,他们的集会也渐渐荒芜了,不过倒是成员间一直有书信往来。

池迟归的父亲池暨风就是学社的积极成员之一,也是成员间沟通的重要纽带。

二十多年前,学社的一位成员意外得到了升迁,调任到当时的永宁担任镇长,民生社的成员们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纷纷从各地奔赴永宁。

在这里,他们重新聚集到一起,终于有机会将讨论了多年的蓝图付诸实践。

池暨风也是兴奋的赶赴永宁的一员。

“那时候我们都很干劲十足,从医疗、教育、社会基础福利和市场几个方面着手,力图在这里大干一场。”张蔼面露怀念:“自由民主联合国现在的社会福利、医疗和教育都是那时候建立起来的雏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也确定是有效的。”

“只是在市场上,我们犯了错。”

当时的民生社还信奉自由市场,认为只要在杜绝大资本下场的前提下鼓励地区居民自发从事商业经营,必然能促进市场繁荣——结果因为贸然动了蛋糕引起了很多大型集团的不满。

利益受到侵犯的几家集团联手封锁了永宁对外的经济沟通渠道,在内部则大型垄断并操控市场和物价。

在这样的内忧外患中,当时的民生社一群人贸然发动了暴力行动,将几大集团赶出了永宁地界,自由民主联合国于是诞生了。

“那时候你也就才三岁。暨风和你母亲是在永宁认识的,后来你母亲因病去了,暨风总是把你带在身边。”张蔼语气深沉:“暨风在战争里受了伤,又在这没有亲戚,我们都自顾不暇,只能谁有空谁照顾你两天。后来情况还算稳定,我们送你去了福利院,一眨眼也这么多年了。”

他像是在解释什么:“民生社认为人人平等,不应因资产分级论等,更看不上他们那所谓的贵族做派,就算是暨风,他去世后我们也是按照普通失孤儿童照料你的。这么多年没有管你,你觉得心里不舒服,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