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页

柳莲一边说一边打量眼前的两个妹妹,见她们都成熟懂事了很多,便夸赞道:“四妹,五妹,你们都长高了很多,也懂事成熟了很多。对了,不是说爹收了个义女,怎么没见人?”

柳兰:“大姐,寒露妹妹已经去了。”然后又把包寒露的事,从头到脚仔细的给柳莲讲了一遍。

柳莲听后,感慨的说道:“四妹五妹,你们做得对,只是寒露妹妹太可怜了,小小年纪便为了这些所谓的亲人丢了性命。我们小时候,虽也经常被婆婆骂和娘打骂,但至少还有个疼爱我们的爹,童年过得也算幸福,哪像寒露妹妹和她的姐妹们,活活被家里献祭。”

这人就是这样,跟自己过得差的一对比,那幸福感就出来了。

“是啊!”柳苑对小时候的事还有印像,便应和了一句。

柳兰完全不记得五岁之前的事了,就好奇的问道:“大姐,我们小时候经常挨那个女人的打骂吗?”

柳莲:“五妹你最小,小时候的事都不记得了。娘因为一直生女儿,婆婆对她的态度就不太好,她每次被婆婆骂过之后,就会打骂我们姐妹出气。因为这,爹跟娘吵了好多次。爹这些年一直没再续娶,估计就是担心新娶的夫人对我们姐妹不好。”

柳兰:“大姐,我记得那个女人还留下了个孩子,那个孩子现在如何了?”

柳莲:“外公跟外婆一直带着李小芳住在爹给她的院子里生活,有爹每个月给的那些银钱,她的日子想必过得不错。听二妹说她在官道边开了一家小食铺,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柳苑:“大姐,你赶了这么远的路,赶紧去洗个热水澡去去乏,然后吃些饭食再好好的睡一觉,等你休息好了,我们姐妹再好好叙旧。大姐,我带你到新院子那边去安置。”

柳莲也觉得身上乏得很,便点点头:“好。”

书房里,钱安远也在跟柳天佑讲宁安郡的情况,说完生意上的事,又道:“爹,我想回一趟天狼国,也是时候回去把属于我的东西拿回来了。”

柳天佑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那你小心点,别忘了还有妻儿在家等你归来。”

“爹,我知道的,我会平安归来的,莲儿和沐堇便拜托爹照顾一段时日。”

“好。”

去土匪窝抓劫匪的人去得快,回来得也快。审问之后才知道,这窝劫匪是刚从从北方逃荒来的流民,也确实是第一次行这拦路抢劫之事。

柳天佑看他们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一百多号人,决定给他们一个改过的机会。

除了先前被高远抓回来的二十六人,被叛十年‘劳动改造’,剩下的人全都叛了三年,并要求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男子去采石场干活;三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女子,也跟去采石场干做饭烧水的活计;十四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女子,到修城墙的地方干些捡柴挑水的活计;至于剩下的小孩儿和老人,则送到幼养院去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服刑期限满后,便给他们发放户籍,让他们在宁常县安居。另外,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者可以减免服刑的时间。

这次的事了后,给柳天佑提供了个新思路,那就是剿匪。

他跟张柏君商议一番后,就把县衙里的三十个衙役撒了大半出去,去打探宁常县内哪里还有土匪窝,打探清楚之后就回来禀告,然后再让人前去清剿,再把清剿来的土匪安排去山里的采石场干活。

这样一来,不仅有人干活了,还还了百姓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真是好处多多。

这些衙役得到命令后,前后不过一个月光景,便前后清剿了三窝土匪。采石场的人员从原来的两百多号人,迅速扩充到六百多号人,大大的加快了采石的进度。

大量的条石被开采出来,然后运到修建城墙的地方,成为城墙的基脚石。而剿匪得来的银钱,直接冲了县衙的银库。

为了修这城墙,他还费了几番周折才让上面的知府大人同意。可同意归同意,但别想得到上面一文钱的支持。知府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你要修城墙可以,但只能你自己想办法修,朝廷是不会给你拨一两银子给你。

而县衙里的马县丞听到他这么大手笔的计划,震惊得半响说不出话来,回过神后就默默的跟他一起计划怎么修这城墙。是一段一段的修呢,还是一层一层的修。

柳天佑计划的是,今年征的徭役先把城墙的地基打好,明年再开始修建上面的城墙。这期间,就让牢里的人不间断的开采条石,同时招募一批人回来烧制修城墙用的大青砖。

“大人,这些前来烧制青砖的人的工钱怎么给?按市场价吗?另外要招多少人来干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