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萍继续道:“百年京剧,跷功‘踩寸子’之所以能流传下来,那是因为有观众捧场,既然大家爱看,那就是规矩、是传统,前辈们都挨过来了,难道你们这些小年轻就受不了?”

风红缨摇头:“老师,继承传统固然重要,但得推敲着去继承,一味盲从,京剧这条路迟早会阻塞封闭。”

钱萍眉头皱得更厉害了。

唐初夏:“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京剧,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惧怕跷功。”

钱萍沉声:“京剧之所以能成国粹,正是因为它门槛高,一点苦都吃不得,我看这种人甭学京剧。”

唐初夏:“……”

风红缨笑了声。

“老师,独立一派的王瑶卿王大师是提出废除跷功第一人,他在京剧史上的成就不用我多说,难道您也觉得王大师废除跷功是不肯吃苦,是背弃传统文化?”

钱萍复杂地看了眼面前胆大的学生。

王瑶卿王先生,擅创新腔,从唱念做打,到台上的扮相以及唱词,王先生都有进行过革新。

最受争议的就是王先生当年废除旦角‘跷功’的做法。

当年在戏圈中轰动一时。

但也就一时罢了。

王先生逝世之后,不被推崇的跷功渐渐又浮出了水面。

风红缨站起身,没借助任何跷板就立起了一双脚,在办公室疾走了一圈。

她说:“老师,您看,不踩跷我也能走好,戏在人演,学生以为,取悦观众之前能先将自己弄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