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而且,由于夜市随买随走,“翻台”极快,一位食客顶多占用摊主半盏茶的宝贵时间,所以做起来非常快。

热锅冷油,油要宽些,讲究健康膳食、少油少盐便先失了夜市底蕴,锅内下入肉丝炒至变色、再加入打散的鸡蛋液,翻炒几下加入红辣椒段和葱花,经了宽油一炸,葱香已经扑鼻,这时便可以加入切块的西红柿和小白菜一同翻炒。

所谓复刻,那就要在细节处做到极致。

秉承着这个原则,宁歆歆特意没有像往常一样给西红柿去皮,追求的便是沉浸式夜市嘬面体验。

西红柿还剥皮?人家夜市才不惯你这个毛病。

愿意吃就吃,不愿吃就自己吐皮。

配菜都炒上了就可以把面和绿豆芽加进去,面得是上锅蒸熟了的圆面,绿豆芽得是事先炒过已经断了生的,最后加上生抽、老抽、孜然粉和盐调味。

要真在夜市上买这么一盘子,最后加盐的时候必定得用那个使得锃光瓦亮的大圆勺子加上一大撮鸡精和味精,那才真是个香。

为了真实还原,宁歆歆这次也加了。

而后再去做个香酥无骨鸡柳,这种推着小车四处叫卖的小吃,虽然在香味上不太突出,却也是不少夜市的中心位存在。

点上五块钱的鸡柳,摊主就会抓一把生鸡柳放在电子秤上称重,一般来说这一抓就差不多,而后拿个漏勺盛着进油锅炸。

炸好的鸡柳会放进一个小簸箕状的铁皮盒子里,加上孜然,根据客人的需求加上辣椒粉,垫上几下簸箕,各种粉就均匀地沾在了每一条鸡柳上,把这些倒入不透油的纸袋里,插上两根竹签,就够客人从夜市头吃到尾。